“估值”一词,大家都很耳熟。这两天,其调子似乎又有点转了。
然而,正是这个扮演着讲科学、讲客观,崇尚理性投资的“估值”,在本轮超过40%的宽幅振荡中,让多少投资者吃足了苦头,领教了它的厉害,并成为助涨助跌的重要工具之一。
是“估值”方法出了问题?还是“估值”机构或某些分析师出了问题?这里暂且不去探讨某些个案,某些机构、分析师的具体作为,只要看一看去年那些大蓝筹上市时的估值介绍,乃至登陆二级市场时的各类推介活动,以及上市后特别是这半年多来的股价表现,就足以让投资人尝到了什么是“估值”的滋味。
除了微观层面,也就是对公司的估值外,对宏观层面的分析,比如对市场的分析,也是如此。有心人如果拿一些投资策略报告、市场分析报告,对照着行情走势来看,除了与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理论同名的结果外,更值得留意的是那些策略、建议的前提是什么,又在什么时点、什么走势下,更改了那些前提与条件的。
所有玄妙,尽在这里。
从投资者偏好看,投资大致可分为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两类。估值本来是价值投资的工具之一。而价值投资虽然也讲内外因素的变化,但它是有坚持的,决不是朝三暮四的事。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分析师的“估值”总是围着走势图转,看图说话,甚至成了趋势投资的附庸。这实在是“估值”的悲哀,分析师的悲哀。
那么,“估值”何以像墙头草一样这么不靠谱呢?用海森堡的话说,科学并不必然导致高尚的人性,也不必然造福于人类。这真是一针见血。从这两年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估值”一会儿忽悠人盲目入市,一会儿忽悠人“割肉”出局。这是在为谁服务?又在图谋什么?实际起了什么作用?只要看投资人的钱转到谁的手里就明白了。
不必看太远,就看这一轮行情。一些机构的分析人士在很短时间内,靠着“估值”以及其他组合方式的忽悠牟取暴利,甚至实现了自己一生的财务自由,可谓成果斐然。而这种忽悠,似乎也是一种成功的能力。只可惜,这种用理性、良心、良知换来的财富,用牺牲市场大多数人利益换来的财富,又有什么光彩呢?
对于“估值”,现在人们已不那么相信了,投资人犹豫起来、害怕起来。尤其对那种风派说法,更感到惶惑。到底怎么个估值法?谁来估值?凭什么估值?为谁估值?为什么估值?有没有行业规矩?有没有评价标准?有没有奖罚措施?这都是问题。
股市是投资场所,是利益博弈的战场。现在,市场上似乎“免费的午餐”还是很多,各种“估值”推介,不遗余力。然而,在一个每分钱都很计较的市场上,有这么便宜的事吗?有这么多的闲空为你服务吗?投资人不得不打上问号。
“估值”在本轮行情中的表现令人困惑,而更让人疑虑的是,现在新一轮“估值”似乎又开始了。算算时间,刚好是金融大鳄们布局下一轮棋局的开始,需要理由啊。对此,吃过苦头的人们怎么看呢?真不好说。但有两点,也许管用:一是看这些“估值”成果的发布时间点,二是看它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样说“估值”,真是很无奈。
而对有些分析师来说,海森堡说过的一句话“德性比知识更重要”还是很有深意的。只有坚持估值的科学理念、估值的信誉、估值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体现估值的经济含义,才能使价值投资成为可能,才能避免市场的过度波动,也才能使你成为一个既享有财富、又受人尊敬的金牌分析师。
再从市场监管的急迫性看,加强对证券分析师的职业操守教育,特别是对“估值”业务的规范,已不只是一个局部的业务问题,而是影响证券市场平稳运行与良性发展的大事。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拿出监管措施来,那也不枉本轮大起大落行情的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