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
  • 7:时事天下
  • 8: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视点
  • T4: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市场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1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当务之急是完善制度依法治市而非救市
    “估值”何以成为
    操弄股市的工具
    股市结构性投资机会或已来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估值”何以成为操弄股市的工具
    2008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亚夫

      

      “估值”一词,大家都很耳熟。这两天,其调子似乎又有点转了。

      然而,正是这个扮演着讲科学、讲客观,崇尚理性投资的“估值”,在本轮超过40%的宽幅振荡中,让多少投资者吃足了苦头,领教了它的厉害,并成为助涨助跌的重要工具之一。

      是“估值”方法出了问题?还是“估值”机构或某些分析师出了问题?这里暂且不去探讨某些个案,某些机构、分析师的具体作为,只要看一看去年那些大蓝筹上市时的估值介绍,乃至登陆二级市场时的各类推介活动,以及上市后特别是这半年多来的股价表现,就足以让投资人尝到了什么是“估值”的滋味。

      除了微观层面,也就是对公司的估值外,对宏观层面的分析,比如对市场的分析,也是如此。有心人如果拿一些投资策略报告、市场分析报告,对照着行情走势来看,除了与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理论同名的结果外,更值得留意的是那些策略、建议的前提是什么,又在什么时点、什么走势下,更改了那些前提与条件的。

      所有玄妙,尽在这里。

      从投资者偏好看,投资大致可分为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两类。估值本来是价值投资的工具之一。而价值投资虽然也讲内外因素的变化,但它是有坚持的,决不是朝三暮四的事。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分析师的“估值”总是围着走势图转,看图说话,甚至成了趋势投资的附庸。这实在是“估值”的悲哀,分析师的悲哀。

      那么,“估值”何以像墙头草一样这么不靠谱呢?用海森堡的话说,科学并不必然导致高尚的人性,也不必然造福于人类。这真是一针见血。从这两年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估值”一会儿忽悠人盲目入市,一会儿忽悠人“割肉”出局。这是在为谁服务?又在图谋什么?实际起了什么作用?只要看投资人的钱转到谁的手里就明白了。

      不必看太远,就看这一轮行情。一些机构的分析人士在很短时间内,靠着“估值”以及其他组合方式的忽悠牟取暴利,甚至实现了自己一生的财务自由,可谓成果斐然。而这种忽悠,似乎也是一种成功的能力。只可惜,这种用理性、良心、良知换来的财富,用牺牲市场大多数人利益换来的财富,又有什么光彩呢?

      对于“估值”,现在人们已不那么相信了,投资人犹豫起来、害怕起来。尤其对那种风派说法,更感到惶惑。到底怎么个估值法?谁来估值?凭什么估值?为谁估值?为什么估值?有没有行业规矩?有没有评价标准?有没有奖罚措施?这都是问题。

      股市是投资场所,是利益博弈的战场。现在,市场上似乎“免费的午餐”还是很多,各种“估值”推介,不遗余力。然而,在一个每分钱都很计较的市场上,有这么便宜的事吗?有这么多的闲空为你服务吗?投资人不得不打上问号。

      “估值”在本轮行情中的表现令人困惑,而更让人疑虑的是,现在新一轮“估值”似乎又开始了。算算时间,刚好是金融大鳄们布局下一轮棋局的开始,需要理由啊。对此,吃过苦头的人们怎么看呢?真不好说。但有两点,也许管用:一是看这些“估值”成果的发布时间点,二是看它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样说“估值”,真是很无奈。

      而对有些分析师来说,海森堡说过的一句话“德性比知识更重要”还是很有深意的。只有坚持估值的科学理念、估值的信誉、估值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体现估值的经济含义,才能使价值投资成为可能,才能避免市场的过度波动,也才能使你成为一个既享有财富、又受人尊敬的金牌分析师。

      再从市场监管的急迫性看,加强对证券分析师的职业操守教育,特别是对“估值”业务的规范,已不只是一个局部的业务问题,而是影响证券市场平稳运行与良性发展的大事。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拿出监管措施来,那也不枉本轮大起大落行情的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