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进行窗口指导,在这一系列调控手段的共同作用下,流动性增长过快的势头终于在今年一季度得到遏制。不过,从紧货币政策效果显现之后,市场对于央行是否会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也出现了不一致的判断。
M2增速降至17%以下
央行昨日发布的2008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数据显示,M2(广义货币供应量)出现明显回落,同比增长16.29%,而今年前两月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17%以上。此外,M1(狭义货币供应量)也出现了小幅回落,同比增长达到了18.25%。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2007年2月末,M2增幅从上月末的15.9%一下子窜至17.8%,此后几个月,M2一直保持在17%以上的增长(除2007年5月以外)。流动性问题在2007年下半年变得尤为突出:2007年7月末达到年内最高点18.48%之后便一直持续18%以上的高位运行。
“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
为了抑制M2过快的增速,央行动用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发行央票等手段。据统计,2007年央行总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在流动性问题日趋严重的下半年,央行在上调存款准备率的同时还对商业银行放贷进行严格控制,甚至实行“窗口指导”。2007年12月底,央行一改往日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的方式,将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性提高1个百分点,即由13.5%调至14.5%,创下中国自1984年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历史新高,而在当月新股发行出现空档、同业存款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M2出现明显回落降至16.7%。不过2008年1月,M2再次达到了18.94%的高点。为此,央行于今年1月和3月再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2008年以来,M2增长逐渐趋缓,2月末降至17.48%,3月末又降至16.29%。央行也首次在货币信贷数据中表述称“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
控制到位?紧缩还应持续?
M2增速放缓是否说明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控已经到位?对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表示:M2增速趋缓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趋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股市暴跌,使得居民储蓄存款回流,导致M1放缓。他认为,目前紧缩货币政策已经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一些影响,比如眼下很多地方中小企业银根趋紧,一些企业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不断扩大的中美息差已经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显著影响。“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是前瞻性的,而不应该是后顾型的。”殷剑峰表示。
天相投资金融分析师石磊认为,目前货币信贷增长已基本控制到位。他认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份,央行应该会保持观望态度,对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会慎用,如果CPI继续长期保持高位,央行或将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而“如果经济出现下行风险,货币政策可能会松一些,央行或将降息。”对于今年M2的控制目标,石磊认为维持在16%至17%之间都是合理的。
但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由于3、4月份CPI都将达到8%以上,且4月份再次出现约10530亿元央票与国债正回购到期的小高潮,因此货币紧缩还将持续。包括信贷的行政控制,以及加大数量型工具的使用力度,包括央票发行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哈继铭仍然认为年内有至多一次的加息,人民币全年升值10%。
16.29%
一季度货币信贷数据显示,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明显回落,同比增长16.29%。而今年前两月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17%以上。央行首次在货币信贷数据中表述称“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