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时事
  • 7:观点评论
  • 8:金融·证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1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QDII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4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提高贫困线标准是对
    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应追究高管法律责任
    吁请中投出手打破H股魔咒
    信息披露不透明正把理财产品引入绝境
    主张加速升值不能回避三大问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主张加速升值不能回避三大问题
    2008年04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窦含章

      人民币购买力增强,有可能刺激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扬;如果人民币加速升值,多数出口企业根本无法消化升值带来的价格上涨,可能因此陷于困境;一旦人民币加速升值,“热钱”在更短的时间里达到既定目标,就可能大举撤离,亚洲金融危机的一幕就可能重演。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窦含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以火箭般的速度升值了4.47%,而去年全年,人民币才升值了6.9%。显然,人民币升值有步入快车道的趋势。

      对于这一结果,主张人民币应加速升值的人肯定会欢欣鼓舞,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已经结束,因为人民币的走向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健康发展的大局,对如此关键的问题,多一些争论,有益无害。

      一段时间以来,主张靠人民币加速升值来抑制国内通胀的呼声高涨。归纳众多专家、媒体的观点,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升值可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抵消因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输入型通胀;二是人民币升值能够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抑制我国出口,促进进口,增加国内供给,从而平抑物价;三是人民币加速升值,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热钱涌入动能,从而减小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的压力,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局面。

      只从表面上看,以上主张似乎有理。但经济学毕竟是一门实证科学,任何理论和观点如果没有实证支持,就不能想当然地把它当作真理。笔者认为,要确定人民币该不该加速升值,至少要先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人民币加速升值能不能抑制通胀?升值的目标是多少?升值的后果是什么?

      先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2007年全年,人民币升值了6.9%。同期,国际原油价格均价由每桶56美元上涨到100美元左右,翻了近一倍;大豆价格由306美元/吨上涨到495.2美元/吨,涨幅达57.9%;铁矿石价格则在2007年基础上再涨65%。显然,人民币升值幅度远小于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大宗商品的涨价幅度,升值在抵消输入型通胀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有人会说,让人民币加速升值,只要升值幅度够大,就可以抵消资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从表面上看,当然是人民币升值越快,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越强。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人民币购买力增强,有可能反过来刺激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扬。中国是国际商品市场的大买主,大豆进口量占到全球大豆进口量的42%,铁矿石进口量约占全球的一半。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中国加大进口力度,必然会反过来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平抑输入型通胀的作用。

      试图将人民币加速升值作为抑制通胀的手段还会遇到另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如何确定升值的幅度?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仍不可自由兑换。因此,人民币币值无法完全由市场来决定。那么,人民币该升值多少呢?升值少了,对抑制通胀产生不了效果;升值多了,中国的出口企业就可能出现大面积亏损乃至倒闭,热钱就会大规模撤离,中国的金融体系就可能面临严重威胁。可以说,“人民币应该升值多少”是一个所有人心里都没谱、也不可能有准确答案的问题。在谁也确定不了人民币究竟该升值多少的情况下,大谈人民币加速升值,等于是硬要把没有罗盘的航船推向狂风巨浪,其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

      还有人提出,人民币加速升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它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同时,有助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国际化发展。对于这些观点,笔者同样不敢苟同。人民币加速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是“一定程度上”的,而可能是毁灭性的。在广东东莞,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原因,已经有一些出口型企业关门倒闭,大量农民工滞留当地,导致社会治安情况急剧恶化。

      如果人民币加速升值,东莞现象就会向全国其它出口企业密集地区扩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消化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的数亿劳动力,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保证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不下降。如果人民币加速升值,多数出口企业根本无法消化升值带来的价格上涨,再加上美国需求减弱、国内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相关企业可能破产。

      至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本来就是大势所趋,与人民币升值并无必然联系。人民币升值虽然让中国企业口袋里装满了美元,但当我们想买美国的石油公司、澳大利亚的矿山时,不管你有多少美元,人家都不卖给你,即使卖了,也是设置种种限制,很难获得战略资产的控股权。所以,如果不解决中国企业在国外面临的种种贸易壁垒,买不到中国真正需要的东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购买力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虚幻的。

      更离谱的是,有些人提出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赶跑涌入中国的“热钱”,这种说法荒唐之极。“热钱”当初进入中国就是冲着人民币升值来的,人民币加速升值等于是降低“热钱”的时间成本,只要利润足够,“热钱”就会高兴而来,尽兴而去,受损的只能是我们。

      央行手中的巨额外汇是央行对全体国民的负债,一旦人民币加速升值,“热钱”达到既定目标,就可能大举撤离,央行就要以比当初多得多的美元买回同等数量的人民币,央行的巨额外汇储备就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急剧消耗,到那时人民币就会由对美元升值变为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的一幕就可能在中国重演。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作者系新华网财经编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