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路演回放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环球财讯
  • 8:时事国内
  • 9:时事海外
  • 10:时事天下
  • 11:专 版
  • 12:专 版
  • 13:专版
  • 14:专版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商学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商学院
    人才流动不可逆转 特殊人才如何实现“转会”不转业?
    价格管制与通胀治理
    ■学者视线
    ■商学院链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价格管制与通胀治理
    2008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其仁
      (周其仁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本文选自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和北大国际MBA(BiMBA)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观察”春季报告会,由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大国际MBA独家授权刊发)

      价格管制

      与通胀治理

      “最近,在通胀走高的形势下,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依然很快,一方面政府实施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这两件事都不太大,但是组合到一起,我认为这个小问题里可能有一个大危险。”

      ⊙周其仁

      

      目前在认识上存在着将货币总量和物价结构混为一谈的倾向。从2004年以来,流行的思维就是结构性的分析方法,比如结构性过热、结构性房地产价格问题、结构性股市泡沫。现在通胀指数超过了5%、6%,我们还是称之为结构性物价上涨。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一味强调结构问题就会忽略对总量问题的观察和警惕,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价格干预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上限管制,就是用行政或法律的力量限制商品服务的最高价,凡是在市场上以高于规定最高价出售商品服务的卖家,被看作违规或违法;一是下限管制,则是由管制当局规定最低价,不得在市场上以低于规定最低价的价格出售商品服务。此外,除了直接管制价格数量,也存在通过直接限制某些行为,或限制合约的非价格条款来限制某些生产或交易的活动,从而间接管制了物价。我们可以通过几种产品,来看看目前的价格管制。

      第一个是电。关于电的矛盾几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即煤价是在基本开放的市场上由供求力量形成的,而电价是政府管制的。2007年以来煤价大幅度上升,发电公司必须买煤发电,而电价不能涨,结果导致发电公司亏损。另外,在煤价形成中也存在着非市场干预,比如由于强调煤矿安全生产而关闭大量中小煤矿,有下限管制之效。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这种两难问题不是简单的对错能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考虑分寸、时机与量度等。

      第二个是粮的情况。目前对食品实行价格上限管制。由于政府大量抛售库存,国际粮价的上涨没有传导至国内。这当然是好事情,如果粮价也大涨,那通货膨胀就更严重了。但是也有隐忧,因为目前的粮价是为下一个生产周期提供信号的。粮食相对价格压得低,农民生产的意愿就会下降。更重要的是考虑粮食问题时,不仅要考虑生产问题,还要考虑库存问题。当农民的通胀预期起来以后,惜售行为就会出现。

      第三个是劳动力。现在有了一个最低工资限制。最低工资的规定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相差不是很多,因此,可以说最低工资对劳动力价格的歪曲程度不是那么高。在劳动力市场上较严重的问题是非价格管制,即2008年1月份生效的新《劳动合同法》。按照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周六、周日工作,需要加工资。这其实是在限制那些宁愿在周六周日不要加倍工资而要工作的人。再比如一些单位已经出台通知,所有的短工合同只签一次,不能签第二次。这些事实都表明在劳动力这个重要的要素上,我们下限管制的力量其实在增加。

      第四个就是土地。维持政府征地和独家供地制度、排斥集体土地入市,实质上也是一种下限价格管制,因为它限制了供应量,降低了土地供给之间的竞争,一定会抬高土地价格。我不相信土地价格会抬高房价,但是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价格往上升,会使得高房价得以实现。目前局部地方和城市出现的房地产市场“拐点”,是房贷收缩即需求管理的结果。房地产供给方面,下限价格管制导致的推高压力并没有根本消除。

      以上四种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出品,我们实行价格上限管制;一类是重要的要素投入品,我们实行价格下限管制。两种政策组合在一起,我认为会产生一个打击生产的效果,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是不利的。1980年代,饲料粮价格刚放开,猪肉价格依旧管制。用江苏农民的话讲就是:“议价饲料平价猪,谁养猪谁是猪”。这是很深刻的一课。

      所以我主张货币要紧一点,物价要松一点。不要花很大力量去管制物价,货币的控制要坚定不移。并且,在价格管制中,不要将要素价格往上顶,产出价格往下压。通货膨胀尤其损害中低收入家庭,物价管制如果演变下去,小问题真是有可能变成一个蛮大的问题,通货膨胀会成为一个中期的慢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