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保险中介集团平台的战略驱动下,于去年10月底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国内保险中介第一股”泛华保险服务集团,开始将更大的资本运作直指保险公估领域。
继去年12月收购广东方中保险公估后,泛华保险董事长兼CEO胡义南、总裁赖秋萍昨日在广州接受包括《上海证券报》在内的五家媒体专访时透露,正计划收购深圳普邦及上海天衡两家保险公估公司,此后将继续整合其他保险公估公司,力争在2009年成为全国业务规模最大、服务网点最多的保险公估集团,并确保在2010年实现在国内A股或国外主板上市。
公估业整体微利
就知名度而言,保险公估公司显然不如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两个中介“兄弟”,但它在保险业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前两者。然而,因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保险公估的发展一直不及保险经纪及代理来得出挑。
“保险公估的出现是作为保险市场公正、诚信的一种制度安排,但现状是因保险公估机构普遍弱小,面临生存危机,往往在公估过程中受制于短期利益而偏离公正、公平。”方中保险公估董事长吴德华向记者诉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点机构太少等通病,保险公估业始终处于微利状态。虽然车险公估市场近三年来呈现年均增长104%的爆发式增长,可是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是营业利润率的不断走低。
普邦保险公估董事总经理叶志源详解了亏损原因,“一般来说,车险公估的每单报价是160元,这是盈亏平衡线,但在有些城市的报价甚至降到了100元之下。”报价屡屡下降,一方面是公估公司为了市场规模自动“割肉”,更为关键的一方面是,技术薄弱的公估公司在保险公司面前缺乏谈判或溢价的筹码,部分公司仍靠人脉在拉业务,而非技术或品牌。
前期要砸1.3亿
事实上,多位保险公估业人士反映,无论管理基础、管理体系建设作何种努力,只要遇到原始落后的治理结构,则先进管理体系的活力尽失,而对自我完善力量的信心不足,使多数保险公估公司决策者不得不试图通过借助外力资本的强力彻底改变股权结构,寻求技术、平台发展的突破。
在此大背景下,泛华收购并整合公估集团的念头油然而生。据透露,合并完成后,泛华保险公估集团将即刻启动与国际公估机构的合作与合资。而从记者昨日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还有5、6家公估公司向泛华提出加盟的意愿,其中可能还包括健康险公估或咨询公司,而在泛华设定的公估平台中,健康险也是一大核心领域。
目前,泛华已承诺前期将斥资1.3亿元用于保险公估集团的整合。按照泛华高层的说法,1.3亿元只是投资额的一个下限,随着进入泛华公估平台的主体日益增多,投资额也会水涨船高。“资本夯实后,泛华将重金花在技术及IT平台的建设上,以增强与保险公司溢价的能力。”
最终目标IPO
泛华决策者提出:“公估集团的打造,必须跳出作坊式、大规模合伙人式的原始落后治理结构的窠臼,在民主法制观念基础上建立结构清晰、权责明确、各守其职的法人治理机制;作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关键联接点的董事会,应当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胡义南向记者透露,泛华将资本重组的股权安排作为公估集团发展规划的战略制高点,并把资本重组当成彻底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机会。“客观环境的变化,组织成员的成长动力,都要求每一个经济组织具有鼓励成员平衡突破的激励机制与适应变化的调整办法。”
为此,泛华决策层将拟定公估集团的经营以子公司、事业部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为基础的目标责任经营机制,最终实现分拆上市。赖秋萍透露说,不排除在经纪、代理管理上复制公估的模式,即整合成一个平台后最终实现单独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为既能保持公估集团创立后至上市前的管理层与经营相对稳定,又能使各组织成员与核心骨干个人成员分享集团上市的最大利益,泛华集团决策层已经考虑在年度经营考核激励外设置上市前的《股票期权计划》,通过股权激励促进各成员为公估集团上市目标早日实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