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第一份成绩单出炉,在经过了第一季度一轮措手不及的下跌之后,“抗跌”已经成为了投资者对基金的最高评价。不少业内人士预言,随着A股震荡调整格局的确立,今年基金的表现肯定将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从过去的三个月来看,举几个简单的数字便可略知一二。一季度上证指数跌幅超过34%,据银河证券统计,尽管此间295只涉股基金全部亏损,但跌幅仍远低于市场,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净值平均下跌22.58%,混合型基金下跌20.81%。换句话说,你手上的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的跌幅如果超过22.58%和20.81%这两根“及格线”的话,那么至少说明在抗跌方面做的不够好。
一季度,有一半股票基金的跌幅超过20%,但也有三只基金的跌幅小于10%,分别是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华夏大盘精选、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基金业绩的差距在迅速拉大,跌幅最少的与最大的之间的差距竟然超过25%。
此前有媒体指出,一季度基金净值下跌比率与基金规模呈正相关趋势,也就是说,基金规模越大,跌幅可能越大,反之,规模越小越抗跌。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基金仓位调整灵活,一方面也跟一季度市场表现有关。本轮调整行情中,大盘股调整幅度高于中小盘股,而在一季度的行情中,也是一些中小盘股唱了主角,在此背景下,中小盘股的基金自然表现较好。
单只基金的表现尚不足以显示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整体业绩才是团队实力的体现,急跌行情尤其能看出基金公司的实力。以公司来看,尽管行情一泻千里,仍有三家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明显好于市场,分别是兴业、华夏和中银,旗下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跌幅分别为-15.98%,-16.45%和-18.15%。
2008年市场的跌宕起伏在一季度已经有了很好的演绎,在分化的年代里,投资者尤其需要选好基金公司。行情会更迭,热点会轮动,但是优秀的基金公司的选择标准是不变。首先,要有出色的整体业绩,不能只看旗下一只产品的表现,只有整体优异才是实力的保证,对于“一枝独秀”的基金公司,需要警惕;其次,业绩要有持续性,“黑马型”基金公司固然说明最近一段时间表现良好,但投资者也需要查看一下其过往业绩。影响基金业绩的短期因素太多,踩准了热点、或是押对了宝,也可以使基金一段时间内业绩迅速上升,但终究会“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