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个会花钱的主儿:刚工作那会,孤家寡人,爸妈都有自己的收入根本不用我操心。所以,赶时髦追潮流,电脑数码相机都配上了,衣服是名牌的,手机也总是买好的,用一段时间见到出新款了就淘汰。一月下来,工资肯定都挥霍光,甚至会入不敷出,只能找朋友借或向爸妈求救。
工作一年左右开始恋爱,恋爱是浪漫的,但浪漫不是免费的。玫瑰花电影吃饭逛街购物旅游等等,都要钱来铺就。 所以,直到 2003 年结婚,我的财产数一直是零,如果不是爸妈的“接济”,那这个数字肯定会是负数。唉,往事不堪回首,真可以用一句财富名言来形容——“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等到结婚后,我才开始想钱的事儿:我和妻子一月的工资加起来有三千左右。除了日常开销,还有一千多的节余。如何支配这钱呢?我和妻子经过慎重研究后决定:存银行。虽然数目不大,但滴水能成河,积沙可成塔,假以时日,积少成多,就是一笔大数目了。
当时,我们小两口认为这真是个好主意。银行的存款数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节约,所以,我们居家过日子,能省的就省,浪漫也省去了许多,不再铺张浪费,爸妈看着都很高兴。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光节流不行,还得开源。我呢,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写稿子,一月竟然常常可以挣到超过工资的钱,妻子也不示弱,不声不响地竟然在镇上开了个精品店,打点得有声有色,效益很是不错。
我们欣喜地发现,银行存款单上的钱多了起来。可我们有时也会心生疑惑:银行利息不高,物价上涨厉害,钱放银行,滴水何时才能成河呢?而这种盯着存款数的守财奴式生活,真就是所谓的理财吗?
存钱路漫漫,转眼2007 年。逐渐地,生活中网络里及至任何时刻,炙手可热耳熟能详的都是股票和基金。看多了也见多了,我和妻子都心动了,都觉得理财不再是开源节流这么简单,而是要搞投资,在选择股票和基金上,我们一致认定基金好。然而讨论下来,我和妻子的意见却出现了分歧,妻子决定只养股票类的“基”;我说要合理配置各类基金。俩人都是理由种种,却说服不了对方。最终,我们决定各携 5 万,各自为战。
说实话,当时我们都不敢全部投入,小心行得万年船。当时,妻子单位有位老基民,经验充足,妻子基本是跟着他买,省心省力,特别轻松。我比较慎重,上网仔细学习研究对比,最终选择了东吴基金公司, 5 万买了 4 种基金:东吴嘉禾和东吴动力各一万五,还买了两种债券基金,我告诉妻子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开始的几个月,我的基金涨得有多有少,成绩远不如妻子。直到 2007 年 5 月 30 日,让很多股民痛心疾首的一天。经历黑色 5·30,妻子损失惨重,一下落到了我的后面。 妻子很懊恼,这时才明白什么叫“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于是,我们夫妻开始一起学习基金知识,合理配置使用我们的资金。这种方法真奏效,特别是2008年到现在,尽管股市高位震荡,我们的损失却不是很惨重,对长期持有我们是夫妻同心,很有信心。
现在,我和妻子每月还是拿出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存银行,我们的基金组合也设计得更科学。我们还从长远出发,为我们的儿子做了两份基金定投。当然,生活更是需要惊喜的,我和妻子每月还拿出 200 块钱来买彩票,虽然到现在最多才中过 1000 ,但我们的生活,却因此每天都充满希望充满惊喜。
过着投“基”生活,我们感觉自己——“钱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