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中国大城市如北京,当讲文明已成为一种风尚时,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汽车躁声污染及相关交通秩序问题。
如果到世界各地走一走,你会发现,汽车喇叭声其实也有“方言”。
在国内,开小车的人按汽车喇叭,有一种“鸣锣开道“的威势。在一些商业繁华地带,明明是小车闯入行人成堆的地方,车主却非常无礼地按喇叭声驱赶人群。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即使是小小喇叭声,也能折射出社会的某个侧面。
在德国,汽车工业是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这里的马路,除了有节奏的“唰唰”声外,其他的声音并不多。你要是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有可能是出现了下列情况:
第一,如果喇叭声一阵阵地此起彼伏,越是在人多的地段声音越大,有的车头前还有鲜花或饰带,这时有人结婚了。德国人有个小迷信,认为遇到别人办喜事的场面,也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于是,前后左右的喇叭们会喜洋洋地凑趣,而路边的行人有时还会与新人们挥手致意。
第二、喇叭声短促而零星响过之后,要么复归安静,要么声音开始大而频繁起来。遇到这个情况,一般是有人违章了。此时鸣笛是一种催促、警告和抗议。与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两样,很快会复归宁静,因为有人暂时影响了他人。如果喇叭声变大或频繁,说明违章者没有即使纠正自己行为,引起了他人的不满。
德国人普遍都循规蹈矩,都遵守交通规则。尽管如此,违章还是不能完全免除的。当违章发生时,人们除了鸣笛之外,还会抄下对方的车号投诉。
解决目前北京的汽车噪声问题,还有另一层意义。我们知道,社会是个复杂的机器,人们常常通过一些细小的现象,分析归纳出自己的结论。
比如,当一个城市的汽车噪声到了令外人关注的程度时,人们难免会有如下的推理:交通不通畅,可能是因为规划的人没有做好工作,也可能是因为城市发展非常快,更有可能是这里的人们不遵守规则。
例如,如果是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就必须严加监管车主的行为。如果有很多司机都按喇叭,乃至躁声响成一片,可能暗示了当事人的不耐烦。另外,还显示了人们之间不够尊重。其实,人们是没有道理非要用喇叭轰别人的,明明是侵犯别人的自由,却理直气壮。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
透过不同地方的汽车躁声污染及相关交通秩序问题,或许,我们能领略到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社会生态。不过,我们不能对这类问题的是非进行主观判断或妖魔化。
也许,我们正在努力降低汽车躁声污染,正在逐步解决交通秩序问题。这意味着我们的城市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