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息收入将持续增长
去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普遍增长较快,这主要是由于加息导致净息差扩大以及贷款规模增长所致。今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过热的威胁依然存在,央行信贷控制趋于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味着商业银行信贷类资产业务的过快扩张将成为重点调控对象,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主要依靠传统业务利息收入的增长模式将受到严峻考验。这是由于目前传统业务收入仍然占我国上市银行总体利润的80%~90%,对信贷规模增长的控制将直接影响上市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水平,导致利息收入增幅将会放缓。从不同规模的银行来看,大型国有银行由于落实从紧政策更为坚决,受到的影响有可能更大一些。
然而另一方面,从紧的政策对银行的利息收入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首先,央行将进一步采取加息的手段调控信贷,部分已发放贷款利率的重置、新发放贷款执行更高的定价,都将进一步拓宽银行生息资产的收益率空间。其次,全年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可能减速,但贷款结构优化。这是因为在信贷规模控制下,银行将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力度,在贷款客户的审查上更为严格,这将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由于流动性收紧,银行与客户在议价上将处于更主动的地位,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有望增加。最后,我国银行资金“存短贷长”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因此,尽管新增贷款规模可能会有所减少,但是由于银行总的信贷资产规模仍然稳定增长,净息差大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所以利息收入仍将持续增长。
二、中间业务收入放缓,但仍有潜力可挖
预计2008年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将有所放缓。去年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其中特别是与基金销售与托管相关的手续费收入及银行理财产品管理费收入增长最快, 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增长翻番的情况。今年以来,由于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基金代销和理财产品销售都会有较大的下降。
不过,在信贷收缩的背景下,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动力也变得更加强烈。例如银行打新股类理财产品及QDII产品遭遇市场寒流发行萎缩,就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外,由于信贷额度控制,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通过贷款满足,一些银行纷纷通过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形式募集资金,通过理财产品间接为企业客户提供信贷支持,这实际上是银行将原本的信贷业务转为中间业务,很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综合授信的业务时,如果企业没有全部使用授信额度,就会在收取正常的利息外,加收一笔的“额度管理费”,或者称为“额度托管费”,作为企业占用信用资源的补偿。通过这些方式,银行获得了管理费收入,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同时还不用承担信用风险。因此,虽然短期来看,银行的中间业务难以出现2007年那样的爆发式增长,但是随着银行战略转型、综合经营的持续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三、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由于今年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速放缓,有可能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增大。首先,贷款企业再获得资金更加困难,有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同时资金的不足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会使企业经营发展将受到一定限制,这都有可能造成违约风险增大,企业还贷能力在短期内恶化,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反弹。而且,对信贷额度的控制也使得银行无法通过扩张贷款规模的方法掩盖不良贷款总量和不良贷款率,企业也无法通过借新贷款偿还原有贷款。其次,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可能会有一些波动,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再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不少投机者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投机性购房交易。随着政府不断出台房价降温措施,大部分地区住房成交量萎缩,如果未来成交量不能明显回暖,可能会导致一些开发商出现资金链困难,此类贷款的不良率可能会由此上升。
上述因素虽然会使上市银行的信用风险有所增大,但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仍然十分强劲,以调控为目的的政策和全球经济波动不会导致经济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绝大多数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超过100%,具备较强的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因此综合各种因素,银行的资产质量仍然会比较稳定,虽然未来短期内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大,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四、人民币升值对银行影响有限
2008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将更富有弹性,升值幅度进一步加大。目前看来,人民币升值对中资银行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升值对进出口行业会有影响,银行的一些客户特别是做出口业务的客户,其资产质量、生产经营将会受影响,对客户的影响也将间接的影响到银行。其次,对银行的自身财务状况也有影响,如果银行存在外汇敞口,即外汇资产大于外汇负债,人民币升值以后,持有的境外资产特别是美元资产,其价值下降,将产生一定的汇兑损失。再次,人民币不断升值,也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产生影响,从贷款方面看,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促使人民币贷款趋于减少,外币贷款趋于增加;从存款方面看,人民币存款趋于增加,而外币存款趋于减少,从而使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发生调整。不过,由于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都限于国内,因而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调整只是微调。
总之,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对我国上市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国内的银行以人民币业务为主,所以影响相对有限。
五、金融创新和综合经营加速,并可能导致银行业市场占有率分化
2008年,上市银行的战略转型和金融创新将会加速。首先,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贷款规模扩张受到严格的控制,银行依靠传统利差收入维持增长和业绩的模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仍占主要部分,但这种模式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商业银行被迫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紧缩的货币政策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契机,资本市场可能容量会扩大,银行的理财和投资业务也面临重大机遇。这都会推动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施战略转型。这一转型的过程最终可能会使银行业市场占有率分化。在传统业务占有优势的银行如果转型慢的话,市场份额也会下降;而那些转型比较好的银行则在未来市场占有率会提高。再次,战略转型离不开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借助金融创新,迅速推出能满足市场新需求的新产品、新业务,必然能给银行自身业务扩张和盈利前景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当然,在创新的同时要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防止金融创新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银行综合化经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经营方式上,银行业将加大综合化经营创新力度,加快组建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开展投资银行、衍生金融等多元化业务,减少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在运营组织结构上,银行业将加速金融控股集团的构建,利用金融控股集团控股子公司,降低综合化经营带来的风险。随着银行系保险公司、银行系基金公司、银行系租赁公司等登台亮相,银行交叉营销的能力将增强,网络资源、客户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对银行来说,综合经营适应了混业发展的趋势,有助于摆脱对传统经营模式依赖,将对我国银行的战略转型和金融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以新兴市场为主要目标,继续推进海外扩张
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加大了在海外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的力度,海外经营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面对全球经济加速融合的趋势,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将成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战略。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新兴市场是我国银行海外扩张的首选。因为新兴市场既存在巨大的机会,并购成本又较低。而且我国与亚洲等地区各国文化趋同性较强,在经贸方面有长期合作经验,而欧美金融市场监管环境、严格、并购成本高、市场机会不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欧美金融机构受次债危机影响正遭受着估值下降、盈利骤减的逆境,这也为上市银行出资收购欧美同业提供机会,但是否抄底还需慎重抉择。在扩张方式上,各家银行要根据海外扩张的目标、成本、环境等不同要求,在参股、并购、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方式中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