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专版
  • 6:公司巡礼
  • 7:公司巡礼
  • 8:广告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海外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当务之急仍是完善制度
    应理性对待
    印花税率下调
    高度警惕经济下滑的风险
    基金为何“成全”QFII抄底?
    “务正业”应作为上市公司坚守的底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务正业”应作为上市公司坚守的底线
    2008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淑霞
      如果上市公司热衷于高风险的炒股而疏于主业,不仅有违资本市场发展的初衷,有违投资者的意愿,也有违民众对振兴民族企业的期待。是到了促使上市公司“务正业”的时候了。

      ⊙姜淑霞

      

      粤传媒从去年2007年11月16日在中小板上市至今,还不足半年,其公司披露的200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就已告亏损。这种情况在中小板中极为少见。这一亏损的祸根早在2006年就已经埋下了,公司2006年、2007年两年的业绩高达67%的部分来自于公司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对这种“不务正业”的做法,部分股民表示了失望的情绪。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情况由来已久,在股市回暖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去年的季度报表中,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是靠主营业务,而是靠打新、靠炒股来支撑的,主营业务收益被压缩到一个非常小的比例。就连一些公认的好公司,也按捺不住,把炒股当成主营业务。投资者不禁要问,如果上市公司热衷于高风险的炒股而疏于主业,不把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开发和开拓市场方面,这种不务正业之举,是否有悖广大投资者的意愿?

      企业是因为其正业而不是因为它擅长炒股才上市的,不然的话,上市的应该是基金公司而不是它们。建立资本市场的初衷,是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渠道,使其得到发展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通过资本市场培育出中国的微软、苹果等知名公司——这些公司无一不是通过主业的发展迅速成长起来的。如果上市公司不务正业,而热衷于做自己不擅长的股票炒作,那么,这类公司就没有在资本市场存在的必要,它们应该退市,或者改换主营业务,成为一个基金公司。

      现在,由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广泛运用,使得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比过去更关注股票价格的波动,由此,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试图通过炒股带来的巨大收益推高自身股价,增加高管人员所持股票期权的价值。这种近乎赌博的心态,使得上市公司在炒股中满仓进、满仓出,完全无视风险的存在。于是,在去年的股市上涨中,投资收益成了某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助推器,甚至仅靠炒股就能“扭亏为盈”,而在今年,炒股则成为不少公司的梦魇。

      上市公司炒股的荒谬之处在于,如果上市公司炒股盈利,高管们可以成倍地提高自己的奖金标准,给自己丰厚的奖励;如果炒股失败,投资亏损则由投资者承担,在目前的机制下,其高薪并不受多少影响。因此,面对这种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买卖,上市公司高管热衷于炒股,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从实物资产向虚拟资产转化,从而大大加剧公司的经营风险,而所有的风险都由投资者承担。

      上市公司如此不务正业对股市本身也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助长股市泡沫。当股市处于上升轨道中的时候,许多积极参与炒股、打新的上市公司获利丰厚,这种处于虚拟状态的收益会强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收益的增长预期,推动股价以更快的速度上涨,有的股价甚至在短时间内就翻倍,形成虚假繁荣,并不断累积泡沫。而大量公司互相交叉持股的现象,又会造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格局,一家上市公司股价大涨带动很多家公司盈利,从而形成股市泡沫。这种泡沫是难以长久的。一旦股市下跌,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会迅速缩水,加大投资者对未来风险可能增大的担忧,从而,导致股市的暴跌。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股市在步入下跌轨道后,下跌速度越到后期反而越快的根本原因。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我们这个市场中股民的投资偏好有很大关系。由于资本市场的投机氛围浓厚,许多投资者入市的时候制定的目标就不是获取红利而是赚取买卖差价,这种投资偏好促使上市公司主动迎合,通过编故事、制造题材推动股价的上涨,在实行股权激励以后,上市公司这样做的动力更为强劲。

      因此,在去年的大牛市中,就连一些口碑非常好的知名上市公司,也禁不起诱惑,冲进资本市场炒股。如南方某上市公司,是全国电光源行业中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创汇最高、效益最佳的外向型企业,一直经营稳健,资金充裕,上市至今,分红总额已远超其融资额,被誉为“现金奶牛”。但是,今年4月15日,这家一向受人尊敬的公司发布公告称: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其一季度短期股票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出现亏损,初步测算合计约为-10184万元,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约7500万元。

      为何一个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会沦落至此?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经过这轮深度大跌,那些在炒股中陷得比较深的上市公司,切身感受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时候,有的上市公司则快刀斩乱麻,主动放弃自己不擅长的投资,而把精力放到正业中去。如去年9月4日,九芝堂宣布将手中的房地产公司股权全部转让,九芝堂从此笔转让中获得投资收益1000万元,收回投资成本1亿元。公司将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事后的发展证明,这一做法是非常明智的,九芝堂因此不仅避免了损失,而且,为做主营业务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在这波深度调整中,其股价相对而言调整幅度是很小的,这也说明,九芝堂一心做好主营业务的态度,赢得了投资者的肯定。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不仅有违资本市场发展的初衷,有违投资者的意愿,也有违民众对振兴民族企业的期待。我建议,对那些完全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应该“劝退”,因为它们徒有上市公司的躯壳,而没有做好主营业务之实,有的已经彻底转变成基金之类的机构投资者,既然如此,何不让其退市,安心作为机构投资者而存在?是到了促使上市公司“务正业”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