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专版
  • 6:公司巡礼
  • 7:公司巡礼
  • 8:广告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海外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如何应对逼空行情
    金融股 利好效应的赢家
    增量资金推动大盘震荡上行
    “破发”股 反攻行情的金矿
    利好组合封杀大幅下跌空间
    金融股
    将在分化中领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好组合封杀大幅下跌空间
    2008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智多盈投资 余 凯
      ⊙智多盈投资 余 凯

      

      受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下调的重大利好刺激,周四沪深两市大幅高开,其中沪指一度突破3500点,最高上行至3593点。盘中随着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权重股的冲高回落,大盘围绕3500点一线振荡整固;午盘股指调整到3461点后,大量场外资金持续介入推动市场一路走高,至收盘两市股指涨幅均超过9%。个股呈现大面积暴涨态势,其中封于涨停板的个股多达900余家,市场火爆态势可见一斑,两市成交合计更是超过了2700亿元,为近期市场之天量。

      

      政策利好催生井喷行情

      继4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稳定市场之后,4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调低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至1%。,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出台了《大宗交易系统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业务操作指引》。在短短的3天之内相关管理层持续推出利好政策,可见其稳定市场的意图是非常明确。值得关注的是,在4月23日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总理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政府高层稳定资本市场的表态更是极大地提振投资者信心。

      事实上,上证指数自最高点下跌以来,半年内跌幅超过50%、上周又经过11%的急速下跌,市场阶段性的估值调整已经基本到位,政策利好的陆续推出使得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而外围股市的企稳、大小非解禁规模的放缓则为反弹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印花税的下调直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交易热情,同时印花税的下调还将降低税收对于市场资金的抽离作用,从而有利于缓解目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矛盾,其积极意义极为明显。应该说本次下调印花税和05年1月24日那次下调印花税的市场状况有明显不同,一方面“组合拳”救市的政策意志明确而坚定,另一方面,进一步政策预期则基本封杀了市场大幅下跌的空间。显然,政策面的重大利好是催生本轮暴涨行情的主导性因素。

      

      市场运行趋势不会改变

      经过了前期大幅下跌后,随着风险因素逐渐被市场消化,A 股市场估值回归理性,而在政策面强力扶持下,市场的价值中枢也有望不断抬升。事实上,在国内经济增速仍然达到10%的背景下,目前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不足25倍,并且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静态市盈率20倍左右,动态市盈率不足20倍的个股,其中投资价值十分明显。显然周四市场出现的井喷行情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前期市场大幅下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从紧的货币政策收缩了市场流动性;“内忧外患”导致企业盈利增长面临不确定,引发市场担忧导致估值中心下移;大小非解禁所引起的套现压力依然沉重。由此可见,政策作为影响股市的外在因素,并不能改变市场运行的整体趋势。而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才是判断A股市场趋势的根本性因素。

      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一系列抑制A股市场反转的因素仍然存在,如油价、商品期货价格创历史新高等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增速的压力,从紧货币政策对A股市场所带来的资金面紧张等等。另外,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全部出台后,除了常规性上调存款准备率后,是否还有更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台,如加息等。因此在诸多因素不明朗的背景下,A股市场中长期的调整格局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券商股面临价值重估

      本次降低印花税政策首当其益的无疑是券商股及参股券商板块。因为降印花税后将有利于活跃市场,提高换手率,券商的佣金收入有望得以提升;而《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中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来规范大小非解禁更是为券商增加收益提供了又一平台,再加上未来即将出台的创新业务,如融资融券等,由于融资融券将实现我国股票市场的卖空和买空交易制度,直接改变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模式,其影响深远程度不亚于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因此在诸多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券商板块又一次面临重大的价值重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