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专版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专版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大全
  • D5:环球财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5: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时事海外
    美联储今起议息 “刹车”呼声日渐高涨
    日央行本周或维持利率不变
    联合国将组织召开粮食峰会
    越南大米遭抢购
    政府打击投机者
    俄今年通胀率预计达10%
    国际资金继续涌入中国股票基金
    亚太主要股市多数上涨
    巴菲特赞助 “德芙”230亿美元吃进“绿箭”
    对冲基金业规模又创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联储今起议息 “刹车”呼声日渐高涨
    2008年04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美联储将在当地时间30日宣布最新利率决策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当地时间今天,以伯南克为首的美联储将再次召开例行货币政策会议讨论利率决策。早在几周前,市场就预期,当局本轮超过300基点的降息可能在本周画上句号。

      此前,外界仍预计美联储本周还会小幅降息约25基点。不过,随着会议的临近,更多人开始呼吁,美联储应该马上停止降息,因为后者正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商品价格高涨。

      

      本周小幅降息仍有理由

      分析人士注意到,从上周新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指标看,美国经济的衰退信号似乎更加明显。比如,上周五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6年来最低点,而此前出台的新屋销售价格则出现40年来最大降幅。这些疲软的指标让投资人觉得,美联储如果在本周再次小幅降息,应该也有足够的理由。

      上周五公布的4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3月时的69.5降至62.6,低于分析师先前的预期,也是1982年以来最低水平,该指数在2007年的平均数为85.6。1982年时美国经济处于“滞胀”阶段,即经济增长和高通胀并存的不利局面。

      穆迪公司的经济学家斯威特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异常疲软,反映经济的萎缩程度要比目前所看到的数据更为严重。他指出,从历史上来看,消费者信心的变化往往是经济陷入衰退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反映目前的经济状况。美国的消费开支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除了消费者信心,此前还有多项利空指标发布。美国商务部星期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新房销售在3月份下降到近17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新房销售价格出现近4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另外,美国3月份的耐用品订单出人意料地减少了0.3%,先前的普遍预期是上升0.1%。

      近期发布的部分公司业绩也传出悲观信号。科技行业巨头微软上周发布的首季业绩下降了11%,一度令股市承压。更有人担心,这会预示着一种大趋势,即美国企业盈利状况可能继续恶化。据汤姆森路透集团的数据,美国企业第一季度盈利可能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这将是美国上次衰退以来企业盈利低迷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截至上周,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有一半以上已公布了业绩。这些季报显示,首季美国上市公司总体盈利可能比去年同期下降14%。

      鉴于上述情况,经济学家和投资人预计,美联储仍有理由在本周再次降息25基点,将利率降至2%。

      

      “副作用”日益凸显

      自去年9月以来,为了消除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和避免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已累计降息300基点。然而,如此快速和激烈的降息举措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降息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美国或是全球经济仅仅从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中获得了有限的好处,却承受了巨大的不良“副作用”。

      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美联储想要遏制当前石油和粮食价格的疯涨,拯救美国消费者于水火之中,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马上停止降息,甚至连一些美联储内部官员也有这样的想法。美联储理事之一的费希尔上周还表示,担心通货膨胀可能会高于原本该有的水准,暗示不应再继续降息。

      曾任克林顿政府的白宫经济顾问、哈佛大学教授弗兰克尔等人认为,美联储现在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创造继股市和楼市之后的有一个泡沫——商品。

      “美联储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帮助金融机构解困,但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初级商品价格不断走高。”兴业银行驻伦敦的分析师拉普索恩说。

      美国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汉密尔顿认为,美联储要对初级商品价格近期的暴涨负主要责任。自联储在1月22日宣布紧急降息以来,路透CRB全球商品指数已经上扬了18%。他指出,美联储在1月份的降息将美国的实质利率降至负数,进而向投资者发出了买进初级商品的信号。而另一方面,美元贬值也放大了商品价格的波动,因为石油和大豆等多数商品都以美元定价。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食品和能源价格不断攀升而带来的困扰,而发达国家也愈加担心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对欧元区国家来说,美国的持续降息则好似梦魇,因为欧元对美元不断创出新高,沉重打击了欧元国家的出口。

      

      按兵不动可能更受欢迎

      有意思的是,尽管华尔街在去年夏天次贷危机刚爆发之际一直吵吵嚷嚷要求当局降息,但最近几天这种观点却在逆转,更多的人似乎倾向于看到美联储尽快“收手”。

      Harris私人银行的投资官阿布林表示,美国再度降息对消费者而言弊大于利,虽然美联储自去年9月中以来累计降息3个百分点,但借贷成本并没有同步下降,也谈不上刺激消费。反倒是,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令消费者在花钱时更加缩手缩脚。

      阿布林表示,如果承认联邦基金利率与美元之间的正相关,那么美联储继续降息就可能加速通胀,并进一步压制信贷市场。“如果美联储能够在本周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实际上可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他说。

      DMJ顾问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琼斯则表示:美联储本周最可能降息25基点,但如果当局按兵不动,“我也不会感到意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过去几个月的降息幅度过大,联邦基金利率至少应该比目前高出1到1.5个百分点,才能压制住通货膨胀。

      穆迪的斯威特认为,美联储本周可能再降息25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2%。不过他认为,为了遏制通胀上涨的压力,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会开始提升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