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2007年报披露大幕的落下,各种各样的年报数据和年报特征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对象,从而也就分散了投资者对于2008年一季报的注意力。其实,结合上市公司一季报特征,综合分析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评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趋势、拟定投资方向等更具实践意义。
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一季报数据(截至4月29日,沪深两市1342家上市公司季报数据及21家上市公司季报预告数据)统计分析,以下几大特征值得投资者进一步思考:
业绩增速放缓盈利能力微降
根据统计数据,一季度可比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4.75%,如果剔除掉电力、石油、石化行业的公司,可比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9.65%,可见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虽然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但业绩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其中,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与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如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火电等行业业绩同比出现了负增长。由于这些行业公司的股本占A股总股本权重相对较大,所以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负面拉动作用比较明显。
另据统计数据,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为3.82%,可比样本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25个百分点。国际、国内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紧缩性货币政策使企业的资金成本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且对产品(服务)价格缺少主导权的行业(企业)的利润率影响较大。在这种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下,不同行业(企业)盈利能力差异或将进一步拉大,部分优秀的企业会因成本转移能力和定价能力较强脱颖而出。
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显现
受A股市场持续大幅度下跌影响,200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同比、环比增幅均明显下降。根据统计汇总,2008年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74亿元,2007年同期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50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对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的影响达到了-124亿元。新会计准则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双刃剑效应”有所呈现,对于那些持有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那些主营业绩不佳甚至亏损、过于依赖金融投资生存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要保持高度的谨慎。
行业属性对业绩影响明显
在外部环境不发生明显的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行业业绩分化格局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下去,投资者在行业选择上应有足够的认识。
以煤炭、农业等为代表的资源、农产品等上游行业,由于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业绩同比增长显著;城市化大背景下,具有强成本转嫁能力和定价能力的房地产、建材业增势依旧强劲;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现代金融服务业体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软件、元器件等新型科技类行业的创新能力推动行业业绩加速增长;受益于国内需求旺盛的民航、航运、商业等服务类行业利润上升幅度较大;出口导向型行业、受价格管制行业、成本上升压力大且无法转嫁或转嫁能力弱的行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以民航、电力行业为例,今年一季度,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内需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民航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近770%;而一边要承受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边在电价上却无定价权的电力行业净利润则同比下降近80%,可谓冰火两重天。
税收政策调整不可小觑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并轨,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在今年一季报中明显体现。所得税率的调整,不但会影响公司的净利润情况,还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此前实际税率较高的金融、白酒、石油化工等行业,两税合并业绩受益明显,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被取消,对其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以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为例,两家公司执行新税率后,比往年均少缴税金1亿以上,由此贡献的业绩增幅达10%以上。
此外,由于行业属性的不同、行业市场前景的差异等因素,导致不同行业未来盈利能力、业绩增长趋势产生差异化趋势;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由于管理、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差异,行业内业绩分化局面也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与可能。因而,投资者在研读上市公司报告时,要重点把握行业内和行业间的特征,以便做出相对合理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