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机构
  • A4:基金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广告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 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5 月 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商品市场牛市远没结束
    劳动合同法不应是企业倒闭的“替罪羊”
    大力发展与大小非流通
    相适配的并购重组
    我们应该靠什么遏制通胀势头
    强制分红可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们应该靠什么遏制通胀势头
    2008年05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洛华
      ■周洛华专栏

      价格管制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放开油价和电价,有可能在短期内使得CPI高企,但是从长期来讲,通过市场手段淘汰落后的产能,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反而能够降低CPI指数。政府遏制物价上涨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减少政府开支,尽可能地降低老百姓税收负担。

      最近参加了几次股市投资策略研讨会,遇见了很多老朋友新朋友。我很高兴地看到,现在的券商分析师们开口就先谈通货膨胀趋势,预测CPI的走势决定了整场报告会的主基调。一般来说,机构普遍认同:如果CPI在二季度下降,上证指数将继续走牛;如果CPI数据在二季度还居高不下,就有可能引发进一步下跌。还在半年以前,各大券商的策略研讨会基调都非常乐观。现在,他们转而审慎地谈论通货膨胀趋势了,我认为这是正确的转变。

      不过,他们拒绝承认是我首先提出“通胀无牛市”的观点,而一口咬定沃伦·巴菲特是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我只不过是把巴氏这句话写成了二万多字的七篇论述而已。这使我想起了大约80年以前,我祖父周谷城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者时,就和当时的文学大师林语堂有过一番辩论,主题是有关幽默的定义。林语堂认为幽默就是“会心的微笑”,祖父认为那是幽默的结果而不是幽默本身,他提出幽默是“预期之逆应”。辩论结束,林语堂接受了这个观点,但是他总结道:周先生这个观点其实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些6个月前还高呼流动性过剩将导致资产价格膨胀的券商研究员们最近的转变,使我想起了当年的林语堂。

      既然大家都开始关心通货膨胀问题,而且把牛市的命运和CPI数据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么,我就来谈谈我对通货膨胀问题的两点看法。

      首先,价格管制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

      我国政府为了控制物价上涨,对成品油和电价等基础原材料价格进行了行政干预。其直接结果是我国油价和电价都普遍低于国际水平,导致炼油企业和发电企业亏损。价格管制虽然使得当期CPI指数看上去温和一些,但是从长期来看,这反而会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的根本因素是现有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无法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至于只能通过涨价来转嫁原材料上涨的矛盾。我们的许多工厂都是低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运作的。压低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实际上是在补贴这样的工厂,鼓励他们用原有的低效模式继续运作下去,而那些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新技术则因此失去了应用的空间和市场,最终导致了物价上涨的因素长期存在。

      我并不打算为中国的石化或者电力企业鸣冤叫屈,我本来也不看好这类缺乏想象空间的股票。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市场稳定,防止出现类似超级垄断机构攫取老百姓利益的情况。只要成品油和电力等原材料物资的价格没有出现由于垄断而导致的高价,政府就不应该干预。放开油价电价,反而能够促进淘汰那些落后的产能。有研究显示:那些技术先进的企业,不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地降低污染排放并减少能源消耗。从长期来看,这不仅有利于降低CPI数据,还有利于建设节能环保型的社会。

      政府放开油价和电价,有可能在短期内使得CPI高企,但是从长期来讲,这样通过市场手段淘汰落后的产能,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反而能够降低CPI指数。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期控制油价。印度尼西亚曾经是个原油净出口国,政府曾经补贴国内的油价。随着该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政府终于无力继续补贴,等到被迫放开油价时,该国的企业和居民根本无法适应高油价,致使经济出现波动。

      其次,压缩政府开支是防止通货膨胀的最佳途径。

      放开了油价和电价,是否就意味着政府在调控物价方面就无事可做了呢?当然不是。我始终认为,政府遏制物价上涨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减少政府开支,并尽可能地降低老百姓税收负担。与此同时,政府本身也要提高工作效率,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去年,政府的财政收入上升到了5万亿元,近几年几乎每年增长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年多向政府缴纳了1000元税收。即便如此,政府每年还保持着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这就意味着政府每年多花的钱还超过1万亿。过高的税赋将压缩居民的日常开支,而过多的政府开支又将挤占本来已捉襟见肘的市场供应。所以,从这两个方面讲,遏制通货膨胀的最好办法就是约束政府自身的需求。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机构,配备那么多人员,采购那么多车辆,组织那么多会议吗?这些机构、人员、车辆和会议到底又产生了些什么样的效益呢?

      减少税赋能够直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使其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生活水平不降低;压缩政府开支能够直接减少政府从市场的采购,相应增加市场面向居民的供应量。这两条都是遏制通货膨胀的最有力武器。我相信,中国政府会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除非有经济学家能够证明:每年将近5万亿的税收在政府手中将产生比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高的效率,政府开支将比居民消费更有效,更合理地促进经济增长。恐怕有不少经济学家想去证明这一点,但是我相信他们的证明很难令人信服。

      到目前为止,大家看到政府对付物价上涨的手段,诸如实施价格管制、打击投机倒把、增加中间环节的税赋、提高贷款融资的成本等等,无一不是在运用行政手段限制民间资本开支。西谚有云:“当你伸出食指去指责别人时,其实握紧的另外四个手指头指向了你自己。”虽然无法考证这句话的出处,但是我想,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巴菲特都是赞成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