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特别报道
  • 8:信息披露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时事天下
  • 12:环球财讯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专栏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5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工资上涨不会加剧通胀压力
    投资者应常怀风险意识
    股权激励从严审批是还市场公平
    从“五大元素”合力展望夏季行情
    美国经济变化或导致国际资金回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工资上涨不会加剧通胀压力
    2008年05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杰
      ⊙王杰

      

      工资增长与CPI挂钩是否可行?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先生认为,与CPI直接挂钩硬性推动工资上涨可能“听起来让人高兴”,但因为这近似于强制性地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会进一步传导至商品及服务的价格,造成职工名义工资普遍增长、物价上涨更多、职工实际工资并无增长甚至萎缩的局面,并导致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工资较低的劳动者生活会受到更大影响。

      笔者对这种观点感到诧异。在CPI涨幅过快的情况下,提高工资是果而不是因,这有利于缓解通胀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压力。目前,中国2月份和3月份的CPI连续保持在8%以上,如果工资不作相应的调整,就可能出现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都相对下降的情况,使得民众收入缩水,进而影响到消费。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受次债危机影响,消费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如果内需不振,将给我国经济带来更加被动的影响。

      苏海南先生对提高工资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一旦提高工资,“工资较低的劳动者生活会受到更大影响”。但是,工资较低的劳动者的生活问题,应该通过国家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来解决,而不应该通过所有的工资都不提高这种方式来缓解。对于低收入者,应该提高其最低工资标准,对他们直接进行物价补贴、社保补贴等等。苏海南先生的另一个担心是,工资上涨近似于强制性地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会导致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这一担忧忽略了两个因素。第一,工资上涨不一定全部传导至商品及服务的价格中去,加剧通胀压力。因为化解工资增长影响的途径也并非单一的。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管理水平、压缩相关费用等等渠道,都可以化解掉部分工资增长带来的成本压力。也就是说,即使工资增长,其向商品及服务的传递是部分传递而非全部传递。第二,工资上涨一般都是滞后于通胀的,并且,工资增长向商品及服务的传递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种滞后性恰恰为静等通胀压力的缓解提供了时间空间。

      据专家研究,目前我国非垄断行业企业平均工资水平占产品成本低于30%,而最低工资者收入所占的成本还不到5%。把他们的工资提高20%,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只有1%左右,加上企业其他职工工资水平的水涨船高,既使企业人工成本的总水平提高10%,产品的总成本也只增加3%左右,对物价指数的影响大约只有1.5%。显然,将工资的增长作为导致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因素,与现有的统计数据相背离。

      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报告指出,从资金流量核算结果来看,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如果在通胀压力持续之下而工资不增长,将加剧这种分配失衡的现状。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在不可预期的通胀压力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这样,将有更多的人达到纳税起征点,从而使政府的税收增加,而公众的实际工资收入却是下降的,这相当于政府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其次,从企业层面来看。在不可预期的通胀压力之下,工资的调整一般都滞后于通货膨胀率,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也是下降的,这对企业而言,实际上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

      很显然,在通胀压力之下,如果民众工资收入不提高,将使得财富分配进一步向政府与企业倾斜,从而,加大我国财富分配失衡的状况。对政府而言,税收的增加,会刺激其开支,而这会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对企业而言,利润的增加,会刺激其进一步加大投资,这同样容易带动物价的上涨。因此,所谓工资增长导致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远不及工资不增长导致的通胀压力大。

      工资增长与CPI的关系,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现在是压缩政府收入,而向民众收入倾斜的时候了,这不仅有利于刺激消费,也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

      (作者系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