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史丽 徐汇 摄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总裁吴焰:
回归时间
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本报记者 黄蕾
作为目前惟一一家在海外上市仍未启动回归的保险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总裁吴焰昨日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的亮相格外吸引媒体关注。会议间隙,吴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当被问及何时启动A股回归时,吴焰坦言,“回归A股的准备都在积极进行中,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将视市场情况而定,我们也都在等。”对于人保回归A股,他信心十足。
上周,保监会下发一纸调令,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王毅临危受命,被调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任党委书记兼总经理职位,中信保原总经理唐若昕因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而被免。保监会此后并未公布王毅之位由谁接替,人保集团新任副总裁人选至今仍是悬疑。而传言称,保监会财产险部主任郭左践可能是新任副总裁的热门人选。对此,吴焰表示,“我没有听说,现在这么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明确下来具体接任者。”这是人保集团高管首次就此人事变动明确表态。
20天前,人保财险发布2007年终考成绩单,虽然受惠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优异表现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43.7%的业绩,但其表现仍远低于分析师的普遍预期。关于市场对2008年保险公司股权投资收益或欠佳的预期,吴焰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说,“股权投资收益这方面,我认为2008年并不一定会走下坡路。不过,我们下一步也会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非股权投资渠道上的投资力度,这也是我们未来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岁末那场雪灾让吴焰记忆犹新。“这场雪灾对人保财险利润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影响不会很大。我更愿意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待这场雪灾,原因在于它凸显出了保险机制在社会积极稳定运行中的关键作用。冰冻灾害发生后,我们跟政府的互动空间也越来越大了。”
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
光大银行
上市工作基本就绪
⊙本报记者 唐真龙
在通过发行次级债补足资本充足率、以及完成了包括弥补历史亏损、剥离不良资产等10项上市准备工作之后,光大银行上市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昨日,出席陆家嘴论坛的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大银行上市的自身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至于什么时候上市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市场条件,一个是监管部门的审查进度。“按照我们的预期奥运会之前可能性比较大。”不过他也表示,目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此前有媒体报道,光大银行正考虑提高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的股票发行规模,将所发行股票占扩大后股本的比例从原计划的10%提高到至多15%,该报道援引信息人士的话说,光大银行正就修正后的IPO计划寻求股东批准。对此,唐双宁并没有明确否认,他表示,融资规模还没有最后确定。
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一问题,唐双宁表示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为了学习其先进技术,“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比我们早了上百年,先进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因此中资机构有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必要。”同时,金融改革的实践证明,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有益的,但他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也不是十全十美,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尤其是在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和国外的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引进战略投资者应保持谨慎。
对于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上市进程的问题,唐双宁表示,两者肯定不会同时上市,不论从光大自身角度还是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讲,两者上市都要拉开距离,他表示,从主客观条件上来考虑光大证券比光大银行条件更成熟。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
将与内地
开展更多金融合作
⊙本报记者 石贝贝 郑晓舟
昨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在出席2008陆家嘴论坛间隙,就次贷危机对香港和内地市场的影响及加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监管合作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对于美国次贷危机对香港和内地市场的影响,韦奕礼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最为艰难的时刻”并未过去。由于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主要金融市场的动荡都会对各地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香港和内地市场也就不可避免。但由于依然是一个银行业务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亚洲市场较成熟的欧美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小。另外,亚洲市场也较少受到次贷危机和结构性信贷产品的影响。
那么,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应当从这次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呢?韦奕礼说,首先,市场并未对金融杠杆的作用有足够的认识,也并没有对相关风险进行较好的管理。对于大量发行的、交易量少且复杂的金融产品,市场并未为提供充足流动性做好准备。其次,与金融市场革新的速度相比,监管标准远远落后。第三,风险的传递被高估,银行向外传递的风险很快又传递到银行自身。
对于与中国证监会的合作,韦奕礼说,一直与中国证监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双方会在经验分享、人员借调、以及培训机会等方面展开更多合作。下周,香港证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将面向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召开一场座谈会。此外,双方还将分享很多市场数据信息等。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麦考密克:
开放是建
金融中心一大要素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昨日出席陆家嘴论坛的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麦考密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信贷市场出现了“温和改善”,但美国经济仍处在艰难时期。他同时表示,美方对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满意,希望中方继续推进改革,不要因为次贷危机而产生犹豫。
中国经受住了次贷考验
“美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大幅降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麦考密克说。他表示,当前美国经济主要面临三方面压力:一是住房市场,美国的住房市场已经经历并且仍将面临艰难时期;二是信贷市场依然吃紧;三是商品价格高涨,这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是巨大的挑战。
麦考密克认为,中国可以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的教训很多,但最关键的在于:要改善投资人的风险管理,敦促金融机构充分披露风险头寸,另外,评级机构也需要更明确地提示风险。麦考密克昨天在论坛期间发表了一个主题演讲,主要是关于美国从本轮金融动荡中吸取的教训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麦考密克表示,中国较好地经受住了次贷危机的考验,主要因为中国强劲的国内消费增长帮助抵消了外部需求疲软,同时,中国整体经济增长自去年的高水平稍有放缓,反倒对解决投资过热和通胀加剧有利。而中国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的下跌,似乎与全球股市关系不大,更多是国内因素所致。“我们希望,中国从美国次贷危机中获得的教训,不是暂停或是放缓金融开放。”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开放,不管是对外国资本,还是对外国企业。”麦考密克说,“我今天上午听了王岐山副总理的演讲,他强调了中国继续推动市场化的承诺,这非常令人鼓舞。”
对于本次的陆家嘴论坛,麦考密克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此次论坛是一个展示中国金融和经济建设的好机会,特别是可以让世人看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
希望对话机制持续下去
记者问及美方对于6月份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期望,麦考密克表示,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本次对话的成功举行打前哨,两国的最高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这一次的对话。
麦考密克说,6月份对话的议题,主要都是在以往几次会议上讨论过的话题,比如金融服务、投资、促进两国之间的资本流动、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等。“现在我还不能说本次对话能达成什么具体的协议,但我相信这次会议会和以往一样成功。”他说。
麦考密克说,在中美双方启动战略经济对话以来,两国一直在坚持履行以往会议上许下的承诺。他表示,到目前为止,两国在履行承诺方面的“记录”都很不错。
“我们认为,迄今为止,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都是成功的和具有建设意义的。”麦考密克说。通过这一机制,中美双方的财金高官能够定期聚集在一起,进行坦诚公开的对话。而且,“通过这一机制,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进展。”
“我们希望,这一对话机制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不仅仅是今年马上要举行的第四次会议,到美国下届、下下届政府,都应该继续把这种对话搞下去。”麦考密克说。
伦敦金融城市长特别代表莱顿:
中国应该
尽快推出股指期货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提起国际金融中心,就不能不想到伦敦金融城。这个曾经被称作“一平方英里”的弹丸之地,如今已发展成为英国金融业的国家品牌。作为伦敦金融城市长的特别代表,英国贸易投资协会金融业咨询委员会主席罗伊·莱顿应邀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陆家嘴论坛。在昨天的会议间隙,莱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并谈了他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些建议。
莱顿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前景是好的,但仍有许多事情要做”。他表示,在西方人看来,上海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因为中国的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就在上海,另外还有期货交易所,许多银行也都在上海设有总部或是分支机构,特别是有很多外资银行。
不过,莱顿认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上海还有很多要做的地方。首先,中国国内的公司债市场发展还不够。目前,中国的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少,不外乎发行股票或是直接向银行贷款。中国现在尽管也有公司债市场,但企业发债一般都要求银行担保,这其实还是一种政府债券。而在英国,公司债发行是基于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任何公司都可以在英国发行债券。
其次,上海虽然已经推出了多种商品衍生品,但还没有金融衍生品,比如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在英国,通过股指期货可以有效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因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交易来对冲风险,所以不会急于在短期内买进卖出,而是基于更长远的眼光。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推出股指期货之前应该先培育足够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但在他看来,股指期货交易有助于抑制散户的过度投机行为,从而帮助减少股市波动,所以应该马上推出。
第三,上海还需要更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受过良好训练的金融人才。“今天我听到一个报告说,纽约有40万金融专业人才,而我们伦敦也不低于这个数字,但在上海,现在的金融服务业人才还只有10万人左右。”莱顿说,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显然还需要培训大量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基层人才。
瑞银亚太区总裁谭信乐:
发展金融
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本报记者 郑晓舟
瑞银集团亚太区总裁谭信乐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任何一个城市要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必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其一,人才的培养和聚集。他认为,不仅仅要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加入,同时也要重视如何留住优秀的国内人才。一个城市要发展金融产业,离不开大量的优秀的金融人才。
其二,要推动更多的金融产品,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他认为,对大多数外资银行来说,中国市场现有的金融产品仍然比较单一,可供的选择比较少。发展金融产业,必须要同时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其三,提供多渠道资产管理服务。差不多2/3的金融资产都集中在银行领域。那么这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20%到40%的情况相比差别很大。这其中有一个风险就是缺少分散风险的机构,应该提供多渠道的资产管理服务,使得资金可以从银行里分流。
他认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虽然给市场带来了额外的竞争,并不会吞食和挤压内地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他说,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金融产业的发展。其二,外资银行在内地开展服务,带来了一些新的服务和理念,使得内地居民和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多了,使得金融产业会加速度发展,占GDP的比重更高,从而把整个金融产业的“蛋糕”做大。
谭信乐表示,尽管瑞银集团是受次贷危机打击最严重的银行之一,但是并不会影响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发展,反而会对亚太地区,尤其是对中国市场更为重视。他透露,就亚太地区业务而言,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要超过2007年第一季度。瑞银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总共要削减5200个职位中,只有极少数职位在亚太区。他说,尽管瑞银集团在次贷上损失严重,但由于集团实力雄厚,且发行了一些新的认股证,瑞银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仍在12%左右。
渣打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
目前已有
在A股上市考虑
⊙本报记者 黄蕾
“我们会考虑在中国内地上市,但目前只是一个比较初步的考虑阶段。”借着参加“2008陆家嘴论坛”的机会,渣打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昨日首次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对于渣打集团2007年在华税前溢利、收入均实现70%以上的增长业绩,冼博德笑言,“作为一个管理层,显然不会满足于此。”步入2008年,渣打银行迎来它在华经营150周年。冼博德一口气做出多项承诺:“我们将持续在中国的投资。我们在这里的投资将占集团投资中最大的部分。我们将继续在个人银行方面加大投入(2007年我们投入了超过6000万美元),同时也会加大企业银行的投入。我们的中国总部将于今年第三季度迁入渣打银行大厦。另外,我们已经在天津设立科技运营中心以支持业务的高速增长。”
渣打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也体现在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作的努力上。冼博德还透露了其布局村镇银行的新动向——“我们打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开办村镇银行,目前已经递交了申请。”去年12月,渣打中国还在乌鲁木齐推出了小额农贷试点项目,这也是外资银行首次设立直接面向农户的完整小额贷款项目。
冼博德说,伦敦的投资者与媒体记者经常会问起他渣打在中国的策略,以及渣打在中国的业绩如何。他通常会这样回答:“你们应该自己到中国去看一下,亲身体验一下,这会带给你们最直观的感受。”他很庆幸能够亲眼目睹并且实际参与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
当谈及目前上海与北京两个金融城时,他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一个重要市场,看到不止一个金融中心是非常自然的。相对竞争而言,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之间,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协同合作所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