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基金发行骆绎不绝,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逐渐“退烧”。基金的募集情况呈现出三种特征:募集时间延长从今年开始已经是不争的实施;募集规模也出现大幅缩减;老百姓不买账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基金不得不面对延长募集期限的窘境。个中原因,基金经理历史管理经验尚浅是普通投资者避而远之的主要原因。选择购买新基金之前,投资者不妨从以下几点进行关注:
基金经理是否有历史业绩展示?
基金经理有过往业绩展示,普通投资者便有迹可循。一些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会详细记载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一些基金则简略记载。通过考察基金公司网站,投资者可以获取最详细的信息。此外,如果一名基金经理采取“一拖二”的方式担任新基金的掌门人,投资者还要确保新基金与老基金具有相似的投资风格。因为我们更加相信,基金经理只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游刃有余。
基金公司是否有可观的历史业绩?
愿意冒险的投资者希望在没有任何业绩基础的新基金中搏一次,但也不要忘记关注新发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否有较长的资产管理经验。一家优秀的基金公司通常不能容忍旗下基金的业绩长期在同类基金中垫底,因为这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管理经验丰富的基金公司可以给基民带来更多的持有信心。虽然基金经理没有历史业绩可以参考,但我们仍然希望该基金经理在公司中的任职时间尽可能较长,这样可以将公司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融汇贯通,并付诸于实践中。
投资策略是否清晰?
普通投资者需要根据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来建立合理的投资预期。也就是说,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投资者都可以依据基金经理的策略主张做合理的回报设想。这样可以避免投资者因净值涨的太高,或跌得太多而萌生赎回之意。
我们无法获得新基金的风险评价,诸如系统性风险或标准差,最好的办法是对组合进行周期性的监控,把握基金的投资风险。投资风格相似,市盈率较高的基金理论上要承担更高的系统性风险和收益波动性;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的基金要比投资分散的基金承担更多的风险;而集中投资于若干行业的“行业基金”也会带来特殊的波动性,这主要取决于跟踪的行业是否出现持续的上涨或下跌行情。
关注基金运作费率
运作费率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不同投资品种收益率的敏感程度可能会大相径庭。例如,年度回报20%的股票扣除2%成本,投资者仍可以获得18%的收益水平。如果在2%的费率水平下,另一只股票仅取得8%的年度收益,投资者不免怨声载道,因为后者四分之一的收益都用来弥补成本了。所有,买基金也要考虑基金费率。
如何评价基金公司以投资者利益为先,降低运作费率是其中的一方面。此外,新基金主动控制基金规模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做法。随着基金规模逐步扩大,基金经理向既定投资策略妥协来满足更多净现金流入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市场中流传的“牛市中基金经理只懂的买,而熊市中基金经理只懂的卖”的说法似乎不无道理。选择关闭的基金可能不会面临这样的尴尬处境。再者,如果基金经理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样的基金也可以给与更多关注。作为基金的共同持有人,基金经理一定会致力于降低运作成本。建议投资者选择合适的老基金作为组合的核心品种,新基金少量参与,作为卫星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