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5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7版:高手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7版:高手博客
    经济数据接连披露 投资者如何理性分析
    股民学校活动预告
    基金“做空”的力量
    PPI与CPI双高如何影响股市运行
    股市的抗震能力出人意外
    多空对决
    低调运行 洗盘后将继续反弹
    上证博客热门日志人气榜
    低开高走 向昨天的多方致敬
    面对地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数据接连披露 投资者如何理性分析
    2008年05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夏敏仁 胡艳妮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夏敏仁 胡艳妮

      

      证券市场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这既表明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也表明宏观经济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因此,每一期宏观经济数据披露前后的市场运行也就备受投资者关注。

      4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8.5% 。此前还公布了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PPI再创2004年以来的新高。另据海关总署12日公布的进出口统计资料显示,4月份当月中国出口额为1187.0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这个增速既低于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也低于上月8.8个百分点。

      从市场短期反应来看,周一股市先抑后扬,仅仅在低开后就开始企稳弹升。这是因为4月份的CPI数据虽然超出市场预期,但市场其实已有所消化,而且在上周五公布4月份PPI数据高达8.1%之后,就有权威机构比较准确的CPI预测数据发布,市场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前消化。另外,主要机构和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对于宏观经济数据十分敏感,在4月份CPI数据出台之前,就已经密切关注和追踪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并提前做出反应,释放了一定的做空压力。

      从股市长期走势来看,由于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下半年抑制通胀的压力仍未得到有效释放,紧缩政策还看不到放松的迹象,因此未来半年股市依然存在下行的压力。虽说今年4月份CPI仍处高位,与去年4月份CPI的低基数以及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有关。然而,根据此前发布的PPI、 MPI数据及农业部和商务部发布的农产品监测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增长小幅回落,但已被其他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上涨所抵消,食品类商品价格回落而非食品价格上涨。这说明前期撬动CPI大幅上涨的推手现已如击鼓传花般蔓延,尤其是PPI同比上涨8.1%,再创2004年以来的新高。而此次推动PPI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钢铁产品价格的全线上涨。

      另外,国际油价继5日首破每桶120美元后,9日一举突破125美元,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在近来逐步加速,这些都足以说明通胀的隐忧仍未得到有效的消解。今后,非食品因素特别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对CPI上扬的推动作用应会越来越大。我们认为,PPI这种走高的趋势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如果PPI涨幅难以遏制,全面通胀的风险会逐步加大。而PPI涨幅如超过CPI涨幅,制造业利润将会被大幅压缩,特别是处于价值链下游的制造业将难以为继。这次CPI 与PPI的涨幅可能远远超过许多业内分析人士4月初对二季度CPI的预期。

      就在国家统计局12日上午刚刚公布四月份CPI数据后,央行即在同日下午决定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显示出国家对于刚刚出炉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关心和国家抑制通胀的决心十分坚定,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表明紧缩政策短期难以松动。

      基于对通胀及紧缩政策的趋紧的忧虑,主流资金尤其是基金等机构资金将强化对未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担忧。因此,与宏调政策密切相关的行业或板块可能会受此拖累。这可能也是上周末银行股、地产股率先回落从而带动A股市场一度急跌的诱因。另外,部分行业在短期内或将进一步调整,尤其是石油化工、电力等上市公司。由于此类上市公司的产品价格难以上调,但原料价格却不断上涨,因而盈利能力难以恢复,股价难以有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