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财经要闻
  • 8:路演回放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海外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7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5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中石油已叫停成品油出口保国内市场
    金川再度下调镍价1万元/吨
    中巴海运费一个月暴涨66%
    蒋洁敏:四川石化项目去留由震后评估定夺
    中国石油收购中油勘探其余50%股权已启动
    中方斥铁矿石巨头不守约 力拓仍“喊涨”不止
    宝钢与现代重工
    达成船板长期供应协议
    澳新兴铁矿石企业
    FMG欢迎中方参股
    专家:数据支持中方立场趋于强硬
    农业部要求
    加强管理夺取夏粮丰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家:数据支持中方立场趋于强硬
    2008年05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虞利
      ⊙本报记者 徐虞利

      

      针对中钢协呼吁中国钢铁企业与贸易商有条件抵制力拓的铁矿石现货一事,专家认为数据确凿,澳方恐难自圆其说,并影响其公众形象。

      MY STEEL分析师徐向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澳目前态度看,谈判处于比较紧张的气氛中,互相指责不利于谈判继续。这也是中方对卖方提价过高深感不满的结果,在中方举出的证据中,目前力拓恐无法自圆其说,中方的立场趋于强硬。

      “这个声明是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向力拓施加压力的一个体现。”中钢协内部人士透露,虽然声明中只字未提谈判。徐向春分析,中方通过摆事实和舆论将力拓履约情况公之于众代表中方主动出击,如此一来力拓作为辩解一方处于被动地位。

      “在中方拿出证据后,力拓在中国的公众形象可能受损,其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不执行合同的做法恐不利于力拓未来在中国市场开拓业务,即使力拓提价成功其代价也比较高的。”徐向春说。他还表示,对于长期合同中未规定力拓可减量供应和卖现货的,中国企业可以诉诸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