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恒大赴港IPO“受挫”之后,内地房企的境外上市之路一时沉寂。而今日,起步于河南的建业地产(00832.HK)又将踏上这条充满变数与诱惑的道路,在香港展开招股路演。
市场消息称,此次建业地产计划发售5亿股,招股价介乎2.75-3.8港元,集资金额最多为2.44亿美元。按计划,建业将在5月26日公开招股,6月6日挂牌。由于内地地产行业正处于微妙时刻,建业的境外IPO具备了“试金石”意义,无论最终成功与否,其上市之路都将受人瞩目。值得注意的是,如确以上述价格招股,则建业的估值水平将比一些同业公司要低。
根据建业地产在港交所的预披露资料,截至2008年3月31日,该公司名下已实质拥有总建筑面积约480.2533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量,共计43个项目。与此前上市房企大肆宣传土地储备量的“喜好”不同,建业地产认为,目前拥有的土地储备足以应付未来约三至四年的开发项目所需。
在土地发展策略上,建业地产明显表示出谨慎态度,表示虽然将继续扩大土地储备以用于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但会“密切监察和控制资本是否足够,以保证业务持续增长”。与之相适应,回顾建业地产自2005年-2007年的发展轨迹,该集团三年的营业额分别为10.96亿元、12.613亿元以及18.217亿元,利润分别为5520万元、1.41亿元、1.65亿元,可谓表现稳定。
从预披露资料中可以看出,该企业三年间已确认的物业销售所得收益分别为10.908亿元、12.504亿元以及16.63亿元,而销售物业占建业地产营业额比例过重的现象,也比较值得关注。与其他为了分散风险而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内地房企不同,建业地产的重要资金来源,主要得自于预售物业所得款项。公司也在预披露资料中的“风险因素”中指出,企业的经营业绩日后或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市场接受度、销售速度以及土地成本等。
众所周知的是,开发商在发展项目过程中,在预售开始之前的阶段性支出成本巨大。建业地产也坦承,一旦买家未能及时支付款项,会导致集团的现金流量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而根据其披露数据,三年间的负债资产比率,分别约为34.3%、26.3%及24.9%。而截至2007年底,尚未偿还总借贷数约为13.857亿元。这种情形,在融资仍然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内地房企中并不鲜见,同时也解释了内地房企竞相赴港上市的主要缘由。
对于建业地产的当家人胡葆森来说,赴港上市的计划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之中。而引入新加坡最大的上市房企之一的嘉德置地,则更是胡氏的关键一步。嘉德置地通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凯德置地,前后收购了建业地产约36.14%权益。据悉,凯德置地介入之后,建业地产借助向其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发力”收购了包括森林半岛等项目在内的多幅土地。
而就未来发展策略,建业地产表示,除了继续在河南省实施省域化战略、保持当地市场领先地位之外,还会选择性进入其他省份以做发展。据相关消息,此次建业地产计划发行5亿股新股,占其扩大后股本的25%,集资额最多约2.44亿美元。消息称,其价格将较每股资产净值折让39%至56%,与早先绿城中国(03900.HK)的NAV(每股资产净值)折让相比,显得较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