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今年以来,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特别是“5·12”大地震以来,很多人更是把维护市场稳定与抗震救灾联系在了一起,表达了齐心协力分担困难的情怀。还有一些投资者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在近阶段不卖出股票,以锁仓的行为来为维护市场稳定作贡献。在一个高度逐利的市场上,能够有这样的言行出现,也的确很不容易。
不过,就股市的特征而言,它只有在交易中才具有活力,离开了买卖操作,它也就不成为市场了。在这个意义上,以锁仓作为维护市场稳定的手段,虽然表面上看似乎能够产生效果,但在本质上却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其中所表达的情绪可以理解,但如果大家真的把维护市场稳定的希望建立在投资者主动的锁仓行为上,那么无疑是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进一步说,维护市场稳定,并不是靠不卖出股票就能够做到的,而是建立在推动市场理性而可持续地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从这个角度出发,维护市场稳定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应该看到维护市场稳定的本质,在于维护市场的供求平衡。一个求大于供的市场,资金多而股票少,难免出现股价的非理性上涨,导致泡沫四溢。而反过来,如果是供大于求,就是股票多而资金少,那么也就会使得股票无法得到一个合理的定位,出现被低估的状况。如果说,在去年由于资金的大量入市,在局部的一些时点上,导致了严重的求大于供,从而令股指连续大幅度上涨的话。那么到了今年,股票供应变得很多,而资金则明显不足,这种新的失衡的结果就会使股市不断下跌。最近,管理层批准了较多的基金发行,同时对限售股的流通加以规范,这些都是有利于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但是,股票供求关系本身不是只进行这样的调节就能够看到效果的,而且就时下所实施的相关政策来说,力度也远没有达到能够有效改变供求关系,使之趋于平衡的目的。所以,要让市场真正稳定下来,恐怕还需要在平衡过去关系上有更多的动作。否则,面对不够活跃的市场,仍然坚持超量扩大股票供应(包括集中的股票发行与大量的配股这样的再融资),这只能导致股市出现震荡而非稳定。
其次,在市场的运行中,投资者要有长期投资的理念,不能过度追求短线收益。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一方面后市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短线缺乏机会;另一方面股市有的确是处在相对低位,很多股票已经显现了它的投资价值。在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局限于短线操作而无视相关股票的长线机会,那么显然不是理性的操作行为,不但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相应的回报,同时这种短线行为本身也就成为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在这方面,机构投资者应该成为表率。毕竟,就其所掌握的资金性质以及规模来说,也不应该是以寻求短线的小差价为操作目标。在这里,坚持投资理念与维护市场稳定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最后,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避免捕风捉影式地对题材股的炒作,拒绝盲目跟风行为,同样也是在为维护市场稳定作贡献。这次“5·12”地震以后,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抗震概念”,一些水泥、医药类股票得到追捧。应该说,地震以后,确实会加大对水泥、医药等行业相关产品的需求,但不可能导致全行业效益因此大幅上升。因此,在这个时候出现水泥、医药板块股票的全线上涨,就只能是一种投机。而这些股票的上涨因为缺乏基础,到时候又会再跌下来。如此反复,自然是加大了行情的震荡,很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毫无疑问,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是当前的重点。现在,股市走势脆弱,行情并不令人乐观。因此,在这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都责无旁贷。多管齐下,各尽所能,那么证券市场就能够摆脱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