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新闻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5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货币债券
    短融券3年铺就9千亿融资管道
    人民币今年累计升幅超5%
    资金宽松 正回购利率下降
    创设债券期权如何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在路上
    ■短融券大事记
    英镑见底 中线持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融券3年铺就9千亿融资管道
    2008年05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秦媛娜
      张大伟 制图
      ⊙本报记者 秦媛娜

      

      3年间,短融券从无到有,已经打造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一条快速通道。2005年5月25日,央行公布了《短融券管理办法》,首批109亿元短融券即由5家公司于次日发出。截至昨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有近350家企业累计发行了近700期、9059.8亿元短融券。

      

      发行:低成本 低门槛

      短融券问世以来的3年,恰好是企业融资需求迸发的阶段。这期间,股票融资因为股权分置改革一度暂停,但是企业融资需求却在高涨不止的经济增长和投资热情推动下快速膨胀,短融券的问世可谓“及时雨”,为企业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融资方式。

      通过发行短融券,企业可以明显地节约融资成本。问世之初,短融券发行利率长期在3%以下,虽然从2007年开始逐步抬升,但还是明显低于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从最近一次央行于去年12月21日提高1年期贷款利率至7.47%算起,截至昨日,一级市场发行的1年期短融券算术平均利率约为6.15%,即使考虑承销、评级、律师费用等各项开支之后,仍较贷款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成本优势。而且,在央行持续收紧信贷闸门、企业贷款难度增加的背景下,不必提供担保即可发债融资,短融券的低发行门槛更是显示出独有的吸引力。

      期限:由短及长

      在尝到发行短融券融资的甜头之后,不少企业已经成为这个市场的老“卖家”,在还旧券的同时又开始发新券,通过滚动发行实现了延长资金使用期限的目的,也变通打破了发行短融券融得资金最多只能用1年的束缚。

      而从今年4月22日开始,上述问题随着中期票据的推出有了新解,期限被拉长为3年和5年,成为短融券的“长期版”。

      但中期票据又不是短融券的简单延伸,它在深度上的作为更有看头。发行方式上,中期票据首创了交易商协会注册的市场化管理方式,发行主体在注册有效期内可一次发行或分期发行,发行方式更为灵活。其次,因为期限更长,又没有担保设计,中期票据还引入了投资者保护机制以弥补信用风险。市场人士表示,在市场经历过“福禧事件”之后,这一机制的问世显得尤为必要。

      

      为调控政策提供抓手

      除了为企业开辟出一条愈走愈宽的融资管道,短融券、再加上后来出现的中期票据,还在另一个角度上对改善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失衡、融资结构明显分化的现状产生了积极意义,并成为促进监管部门调控政策见效的得力抓手。

      据统计,2006年和2007两年里,短融券的发行规模都占到当年银行间债市债券总发行规模的5%,占当年银行贷款规模的比重更是达到了10%。短融券和中期票据的推出,显然有利于平衡企业直接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等主要渠道之间的关系,降低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有利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短融券和中期票据还帮助央行的调控政策更加深入地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作用。市场人士指出,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占主导的市场阶段,央行调控政策的传导力只能在银行体系里“打转转”,对虚拟经济起作用,而有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之后,便能够通过主动管理企业融资行为而将影响力触及实体经济,一定程度上改善调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