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8 年 5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大智慧封面
    下一版  
    pdf
     
     
      | 1版:大智慧封面
    股市余震递减 后市向好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抗震救灾 维护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8年05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指弱股强是市场成熟和进步的表现

      反弹仍是主基调

      李志林(忠言)

      一系列内外利空导致本周大盘一度跳水至3355点,然后围绕3500点一线反复震荡拉锯。不少人认为指数拉锯尤其是大盘蓝筹股不作为是大盘疲态和弱势的表现,笔者则认为是市场成熟和进步的表现。

      指弱股强是成熟股市的一种常态。如美国道琼斯指数、英国伦敦指数、德国法兰克福指数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一年波动幅度常常只有20%至30%。主要原因是,30-40只具有极大权重的指数样本股即大盘蓝筹股走得比较弱,只给予12倍至15倍市盈率,这样,哪怕中小盘题材股炒得再高,市场平均市盈率也只有20倍-30倍。而以往中国内地股市最大的失误在于将大盘蓝筹股炒到40倍-50倍市盈率,中小盘股再一炒,市场平均市盈率就高达60倍-70倍(如6124点时)。经半年大暴跌后的痛定思痛,目前大盘蓝筹股正在向20倍甚至十几倍市盈率回归,致使市场平均市盈率仅25倍不到,这是十几年来股市少有的低估值,有利于中国股市走上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其次,大盘蓝筹股在低位蛰伏是市场理性、进步的表现。一、基金在6000点狂炒大盘蓝筹股,却在3000点疯狂杀跌大盘蓝筹股的非理性行为终于遭到越来越多理性的基民的唾弃,致使基金缺乏资金炒作大盘蓝筹股。二、大盘蓝筹股的巨量大小非解禁,对板块和大盘的冲击极大,迫使人们对大盘蓝筹股敬而远之,基金退守防御。三、大盘蓝筹股“铁公鸡”式的分红远低于银行利息,使人们从“大蓝筹=价值投资”的迷梦中惊醒过来,用脚投票,给予更低的估值。四、以往大盘蓝筹股发行上市时盲目贪大所造成的后遗症和抽血压力,导致QFII、社保、广大投资者乃至基金已无力承受。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今炒大盘股已不得人心,大盘蓝筹股跌到20倍乃至十几倍市盈率,与海外成熟股市的大盘蓝筹股估值接轨,充当大盘的稳定器,这不仅不是所谓的市场疲弱的表现,而是供求失衡的市场自我保护的理性选择,是市场进步的标志。

      指弱无碍个股行情的火爆和做多力量的喷发。最近个股行情很活跃,做多力量很强劲。股市的行情说到底就是炒概念、炒题材、炒成长、炒预期,全世界股市皆然。本周指数虽然又下跌了151点,但热点十分突出——与灾区重建相关的水泥、建材、钢铁、路桥板块;与灾区救死扶伤和防疫相关的医药、生物医药板块;与国际油价暴涨相关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新能源板块;通胀冲击较小的自主创新的高科技板块(如新材料、通信等)以及高送转后的填权板块等,普遍涨幅为10%—30%不等,且个股的面相当宽,相当多投资者的资金卡都拉出了周阳线。大盘平均市盈率却不到25倍,指数距3000点大底仅10%左右,炒作个股相对安全。这也许就是今后中国股市指数和个股错位发展的新运行形态,是投资者新的盈利模式。

      当然,指数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台阶上拉锯,当利空消化、利多再现、多头力量积蓄到一定阶段时,大盘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但笔者认为,逐上台阶之后指数仍将继续拉锯,弱于个股,去年下半年那种单边上扬的行情较难复制,投资者还是应该轻指数、重个股。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反弹仍是主基调

      陆水旗(阿琪)

      由于地震灾害的发生,原来众所呵护的股市行情似乎缺少了一些原来的温暖,行情也因此一波三折起来,这导致原来进一步反弹的市场预期也开始动摇起来,以至于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行情久盘必跌,或会再创新低。但笔者认为,基于以下因素,反弹仍是行情的主基调:一、3000点后的行情之所以能纳入反弹的轨道,政策护市功不可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是现阶段政策的着力点,地震灾害因素的出现更加强化了这个要求;二、地震灾害促进调控政策的放松,对加大财政支付规模的正面刺激作用要大于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最近,中央财政安排了700亿元的今年首期灾后重建基金,各银行向四川灾区紧急授信826.6亿元等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这个基调;三、尽管有地震灾害的影响,但CPI逐步回落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在目前调控外紧内松、紧货币宽财政的调控形势下,更严峻的调控措施出台的可能性看来非常小;四、自4月下旬以来,在3500点—3800点新价值中枢积淀的换手能量已注定本轮反弹不会就此稍纵即逝;五、6、7月份是今年限售股解禁规模最小的时期,是今年市场环境最宽松的时期,此阶段的行情理应有相对好的表现。从应对年内行情的操作策略看,此时不做行情更待何时?六、华尔街一致认为美国经济将从三季度开始有所好转,四季度开始明显复苏,弱势美元政策届时也将告一段落。如果此预期能得到强化与兑现,意味着从四季度开始,中国的出口形势将能逐步好转,随着美元转强之后国际能源、资源、原材料价格的明显回落,世界性的通胀压力将能得到全面缓解,这有助于市场形成新的良好预期;七、对于护市力量来说,只要把守好中石油与中石化、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平安保险与中国人寿这六大股票,整个大势就坏不到哪里去。大盘坏不了,局部性热点下的个股行情仍然会继续此起彼伏,如此,整个行情就不会沉寂。

      所以,单就可预期的1至2个月内的行情看,反弹仍是主基调。只是,在此曲折型反弹过程中,个股机会大多是结构性的且主题热点切换的频率比较快,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确立反向制动的策略,即在大盘较稳定的局势下买跌杀涨。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原油暴涨三宗罪

      桂浩明

      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本周再度被重写,纽约6月份交付的轻质原油,其期货价格一度突破135美元/桶,比一年前整整上涨了一倍多。去年下半年有人认为原油价格将涨到100美元,转眼间已经是135美元了,目前更新的预测是150美元甚至是200美元。

      客观而言,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国际原油价格是被低估的,反映出当时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的一面。廉价的石油供应既刺激了石油消费大国的发展,也加重了其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因此,一旦某个因素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对相关国家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上世纪70年代因地缘政治问题所导致的国际石油危机成为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今国际原油价格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有很多分析认为主要是投机性因素)持续暴涨,早已不再低估,以其同其他大宗商品乃至贵金属的比价来计算,呈现出明显超涨的特征。

      国际原油价格如此高高在上且还在不断上涨,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说,它有“三宗罪”——首先是让石油消费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那些本身石油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高昂的油价构成了不等价交换,大量侵蚀其财富,并引发严重的输入性通胀,进而成为导致国际冲突潜在的因素。现在有人把原油价格暴涨称之为“资源殖民主义”,虽然未必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原油价格高企的巨大危害。其次,由于现代工业与农业都离不开石油,石油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传导到其他领域。美国是石油消费大国,为了抵消油价上涨的影响,大力开发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汽油,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从国际经济的运行态势看,这几年通胀明显加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油价格的上涨。值得一提的是,原油价格的暴涨对石油输出国也不利,因为它们进口的商品也会涨价,同样会被拖入通胀中。应该说,原油价格暴涨以后,整个市场价格体系变得紊乱,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的拖累。中国更是原油价格上涨的受害者,这不仅仅是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还由于中国还没有完成资源品的价格改革,目前成品油的价格大大低于国际水平,这种价格的扭曲带来一系列问题,是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要进行价格改革,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在国内通胀压力很严重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又居高不下,这就使得资源品价格改革举步维艰,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现在,国际上反对原油价格暴涨的呼声不断,原油价格的走势令人关注,人们的普遍看法是高企的原油价格已成为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从中国的情况看,高油价推高国内的通胀水平,吞噬了企业效益,成为股市运行中很突出的负面因素,作为投资者,必须正视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如果原油价格不能稳定的话,对股市的预期也不可能太好。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震后股市与预期

      文兴

      汶川地震就要两周了,我们为灾区人民揪心了两周,心痛了两周。在这两周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地动山摇,什么叫天崩地裂,也理解了灭顶之灾的现实含义。有一段网上短信形象地反映出在余震阴影下的惊恐心情,这种心态与股市某种预期极其相似,所以在此引用:“比地震可怕的是余震,比余震可怕的是预报余震,比预报余震可怕的是预报了一直不震,比预报了余震却一直不震还可怕的是心里还在震!”等待余震的日子委实不好过。

      无独有偶的类似事件是对油气价格的管制,我们都知道,国内的油气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市场预期油气价格一段时间内还会向上,只不过为了不推高CPI而没有跟随国际油价,因此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总会引发相关的动荡。本周三有消息称油气上涨价格很可能会在6月初放开,受此刺激,当天午后石油石化板块大幅拉升,一批个股涨停。这是一个典型的预期与消息共同作用于股市的例子,即原本存在对某一事件的预期,在消息的干预下,造成了某些股票的波动。

      当然,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目前不可能马上放开,果然,有关主管部门表示,成品油价格短期内很难放开。放开油气价格管制的消息虽然被否认,但那天追涨停的投资者知道只不过是“时机还不成熟”,并不是没有可能。笔者在此想要提醒的是,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预期密切相关,我们要做的功课就是了解各种预期以及预期的合理性。地震的余震还会出现,强震之后会有余震是定论,但具体什么时候发生,会使人焦急烦躁,使人不安。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早日超越这个预期中的余震,人们就会投入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股市也与此相似,一周前传说的利好没有兑现,股市出现了疲态,对于“5·20”的大跌,有的朋友耿耿于怀,不是倡议不抛股票吗?怎么还是有人大肆做空?其实这还是与持股者的预期有关,地震灾区的企业受到损失,其业绩也会受到影响,对应的股价自然会发生变化,股市变化的因素很多,关键要看大多数人对这些因素的预期。

      我们可以想象,地震发生了,一定会对经济有所冲击,不管这种冲击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它会影响经济主管部门的决策,这些主管部门的相应举措又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期,总之,变化中的社会活动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我们要不断适应那些变化。

      等待余震的日子不好过,但它给人们的体会很多很多。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基金积极应对二次博弈

      王利敏

      本周三,正当大盘面临回补“4·24”缺口的紧急关头,中石化单骑救主,午后一路拉至涨停,中石油随后也相应大涨。市场原本以为必被补去的缺口不但没被补尽,大盘居然大涨百点,收复了上一天三分之二的失地。细心的投资者隐隐感到上一轮不断做空的基金已开始积极应对二次博弈。

      坦率地说,基金群体自去年10月以来的表现是极为糟糕的,先是6000点上方狂炒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股,结果被套在“高高的山冈上”。后又在3500点下方肆意做空,结果被组合利好所轧空。之中虽然有体制等因素的原因,但该群体对市场的判断力明显是有问题的。正因先前的失误,印花税利好的出台让基金群体极为被动——是顺应大盘快速加仓,还是继续做空。如果是前者,不但成本大大提高,一旦大盘回落将面临被套的危险。如果继续大肆做空,不但会受到市场各方的指责,甚至会再次遭受政策组合拳的重创。我们注意到,近段时间基金群体基本上已停止大规模做空……

      与此同时,先前占据先机的QFII和社保等却主动得多。据报道,3000点附近大幅抄底的QFII在3600点一带不断兑现获利盘,社保和保资也有类似的举动,它们的操作可谓得心应手,通过兑现大部分获利盘,既能减轻过重的仓位,又可乘大盘再度下滑又一次抄底。

      上周前三个交易日大盘三连阳,其中第三根百点大阳,资金大量流向金融、地产和有色金属股,表明部分基金有推高行情的意向。但次日金融、有色金属股却激情不再,说明这个意向没有得到包括另一部分基金在内的主力响应。意见的分歧使大盘出现逐渐缩量的“三个乌鸦”,见势不妙,投资者纷纷加入“墙倒众人推”的行列,于是,本周二出现了一根大阴线。

      大阴线的出现使机构面临二次博弈——一种情况是大盘彻底补去缺口甚至重回3000点构筑双底,另一种是迅速扭转颓势继续维持盘整。第一种情况是已经了结大部分获利盘的QFII等极想看到的,第二种情况则是基金群体渴望的。前者意味着首次博弈获胜的机构将又一次获得抄底的良机,后者则意味着首次博弈的输家在二次博弈中抢占主动。

      本周二中石化涨停是由游资和基金携手合作的杰作,基金和游资为何会难得的并肩作战?原因很简单:基金不希望大盘再度探底,让QFII等机构再度抄底。游资不愿因大盘再度暴跌而影响它们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题材股炒作。

      从本周四周五的盘面看,基金和游资合力护盘的举动显然是有效的。第一是石化“双雄”在有关部门澄清油气价格管制近期不可能解禁的情况下依然强势不改;第二是大盘的下跌势头已明显被遏制;第三是个股行情仍然相当活跃。耐人寻味的是,周五不少银行、保险股开始翻红,说明基金群体在继续为稳住大盘而努力。

      机构二次博弈仍然在持续,在第一次博弈中输得很惨的基金似乎变得聪明起来了,其实作为市场第一大主力,基金完全可以在每次博弈中占据主动,尤其是在股市处于低位、个股市盈率极低、基金整体仓位较轻、政策面要求稳定的情况下,基金的二次博弈完全有可能大获全胜。

      (本文作者为知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