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创业 王皓宇
当面对全球以及中国媒体连篇累牍的对原油、粮食、铁矿石涨价等等通货膨胀新闻的报道,我们开始愁上眉头,看不清世界经济演变的大格局,未来几年,我们如何能有效配置资产?原油价格怎么涨得如此厉害,轻松越过此前不曾想到的130美元防线?粮食价格又怎么啦?更根本的问题是,这一轮几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到底怎么来的?它还会继续加强么?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仔细梳理了近几十年全球的经济教训,不禁有“昔日重来”的感叹。
回顾世界经济史,有一个过程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那就是上个世纪的1970年代全球暴发的恶性通货膨胀。1973年-1981年的九年间,美国平均年度CPI在9.2%以上;日本的年度CPI一度冲到23%并持续五年在8%以上;英国和德国也分别冲破了9%和7%,可谓环球同此凉热。
尽管有观点认为,两次世界石油危机是1970年代全球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但是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从未信服。他们一方面提出了石油危机观点难以回答的质疑,另一方面从货币的角度出发,观察到从1970年代初开始,全球出现了货币供应超常增长的现象。
日本和西欧于1970年代经济崛起,美国经济在这个过程冲受到严重冲击,弱经济意味着弱货币,美元因此进入了持续数年的贬值,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也因此崩溃。而此时,日本和西欧各国的央行为了保持本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均抑制本国货币升值幅度,纷纷在外汇市场买入巨额美元,抛出本国货币,最终催生了全球性的超常货币供应。
回顾了1970年代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外部的表象,还是到内部的逻辑,种种状况与几十年前如此相似。
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下,逻辑链条是这样的:一方面,新兴市场大国学习日本和西欧二战后的发展经验,采取了盯住美元的策略;另一方面,进入1990年代后,国际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明显趋向稳定,因此新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 → 经过多年的建设,新兴市场大国经济崛起,美国经济受到挑战和冲击,美元衰弱,中心地位不保 → 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新Bretton Woods System)走向崩溃 → 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甚至欧洲央行为了保持本国产品在出国市场的竞争力,均努力克制本国货币升值幅度,纷纷在外汇市场买入巨额美元,大量抛出本国货币 → 全世界流动性泛滥,货币供应超常增长→新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
历史当然不能简单的套用。但是,当我们分析了1970年代全球性恶性通货膨胀的起因和逻辑过程后,我们不得不认为,1970年代的历史与今天基本相似。以前的主角是日本、西欧和美国,今天的主角是新兴市场大国(以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为代表)和美国。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严厉的紧缩货币供应的措施,任何对未来1-2年全球及中国的通货膨胀抱有乐观态度的看法都将是有很大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