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8 年 6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大智慧封面
    下一版  
    pdf
     
     
      | 1版:大智慧封面
    走出盘局已为时不远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伤痛五月已去 红六月能否期待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8年06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A、H股股价倒挂说明了什么

      

      李志林(忠言)

      由于发行价的巨大差异和内地基金素有恶炒大盘股的爱好,长期以来,A股价高于H股2-3倍或1-2倍者可谓可空见惯。但是经半年的暴跌,A+H的价差平均降到了30%左右,平安、招行、人寿、交行、海螺、中铁、鞍钢、工行A股和H股股价甚至出现了倒挂,且数量和幅度比4月中旬跌破3000点时还有扩大之势,值得市场各方高度重视。

      原因之一,大盘A股数量巨大的大小非随时解禁减持的压力使然。股改前上市的大盘A股有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分三年减特,新老划断后上市的大盘A股(如工行、中行、建行、平安、人寿、神华、中石油等)其限售股和战略配售股数量更是惊人(如原7.5亿股的平安一次解禁就有31.5亿股,原22亿股的交行一次解禁就达132.5亿股)。大盘A股的大小非具有极大的威胁性和不确定性,使投资者作出远离大盘股的选择。

      原因之二,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实力不足。去年股市由于没有大小非的问题,加上基民认购踊跃,故使基金联手炒作大盘股能够得心应手。现在,基本实力大减,仅上半年就亏6500多亿,加上老基金大量赎回,新基金乏人认购,已无力承担一个又一个大小非的冲击,只能退守防御。而H股市场则云集了香港和国际基金,实力强劲,由于看好中国经济的高成长,自然对H股给予更多的青睐。

      原因之三,大盘A股经多年扩容大跃进,使市场供大于求。2005年年底A股总市值仅3.12万亿,到了2006年年底就增加到8万亿,到2007年又增加到52.5万亿。随着大小非解禁、IPO再融资的加快,流通盘迅速扩大,市场的存量资金越来越少,增量资金在场外驻足,价值中枢下移。A+H股价倒挂可说是扩容大跃进的恶果。

      原因之四,有的上市公司动辄恶意圈钱,伤透了投资者的心。为什么157元的平安如今只有53元,而H股高达69元,成为A+H股价倒挂的冠军?就是因为其流通盘仅7.5亿股,首发仅融资400亿,上市仅10个月,便狮子大开口式地向市场恶性圈线1000多亿,不仅成为大盘暴跌的导火线,而且使平安的股价甚至连平安的保险产品和多年塑造的良好形象跌入了深渊。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平安至今不撤消再融资计划,不向广大投资者道歉,使其A+H股价倒挂不可逆转。

      综上可得出结论:应该切实解决大小非解禁问题,如将国有大小非推迟5-10年减持,非国有大小非或明确宣布不减持或宣布减持时间,至少未支付对价的新股的大小非推迟5-10年减持。花大力气引进长线机构投资者,改善供求矛盾,不能指望股指期货能助涨股市,在大小非压力未解决之前只能助跌股市。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从“石化双雄”的反复上涨说起

      桂浩明

      近一段时间来,股市走势比较疲弱,个股行情相当清淡。相对来说,“石化双雄”(即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表现比较好,它们好几次顽强启动,不仅股价较为明显地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股指。

      在弱市中,“石化双雄”之所以强于大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存在对成品油价格改革的预期。事实上,“石化双雄”在盘中的几次走强也是和这方面的传闻有关。当然,成品油价格将在最近放开的传闻可信性是很低的,这就使得“石化双雄”的上涨并不流畅,受到一定的制约,其对大盘的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但问题是,既然传闻不可信,其股价事实上还是有所表现,且这种状况反复发生,这就很值得人们思考了。

      其实,对于中国来说,进行成品油价格改革是必然的。这几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最近更是摸高到135美元/桶的历史天价,有的海外大行还给出了200美元/桶的目标位。而在中国,因为要稳定国内的物价指数,政府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严格的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所反映的原油价格水平大体上相当于70美元/桶的水平,距国际市场水平有一段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是石化企业特别是其炼油业务处于多生产多亏损的被动局面。虽然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可以为承担社会责任而放弃经济效益,但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通常企业会本能地抑制产能,至少没有扩大产能的动力。随着夏季用油高峰的到来,成品油供应的紧张局面必然会出现,这无论对经济还是对社会都会构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人们预期成品油价格会放开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一旦这样做,“石化双雄”的效益显然能够得到改善,股价也就有了上涨的理由。

      不过,改革成品油价格,其意义并不局限于解决“石化双雄”的收益问题,更在于调整国家经济结构。在成品油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水平的情况下,对于用油企业来说,无疑受到国家(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补贴,在它们所生产的产品中也包含了补贴的成分,考虑到现在大量的商品是销售到海外去的,这实际上就导致中国补贴世界。美国、欧盟、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它们都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现实情况却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在以商品输出的方式对它们进行补贴,这是极端不合理的。同时,就国内市场而言,较低的成品油价格一不利于节能环保,调整产业结构;二是造成了新的市场不公。因为从理论上说,贫困阶层所消耗的成品油显然要少于富裕阶层,以控制物价指数为名义进行成品油价格管制,从中真正得益的主要是富裕阶层。所以,不进行成品油价格改革,既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不利于保护弱势群体,同时还导致出现中国补贴世界的局面。所以,成品油价格改革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当然,成品油价格的改革牵涉到很多方面,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没有制定出完善方案的背景下,匆忙进行改革未必是妥当的。现在,举国上下都在为抗震救灾而努力,目前显然不是放开成品油价格的合适时机。因此,现在对“石化双雄”抱有很高的预期未必合理。但因为改革是必然的,应该说也不会拖得太久,所以“石化双雄”的确具有长期看好的理由,它们能反复上涨是不奇怪的。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套现的高管们

      文兴

      汶川大地震倒塌房屋无数,死伤人员无数,看到灾区人民的痛苦,我们都很痛苦。笔者突然想起地震发生之前,人们都在关注些什么?

      是啊,好像已经过去了很久,那时“EV71病毒感染”即儿童手足口病正在流行,事发地阜阳使人想起4年前的大头娃娃即“劣质奶粉”事件,令人吃惊的是,4年前最早发现劣质奶粉和今年最早察觉手足口病疫情的竟是同一人。4年前劣质奶粉的受害者是儿童,今年手足口病疫情的受害者也是儿童,埋在四川地震倒塌的学校的瓦砾下的还是我们的下一代。

      如果说地震让人联想到灾害预报,联想到怎么防灾减灾,看着大幅下跌的股市,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怎么防范股市风险?怎么逃顶?那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又是怎么想的呢?笔者不知道,大多数投资者也不会知道,让我们从公开信息中看看有什么值得留意或者说值得“学习”的。

      当“黄金十年”梦破、股市大幅下跌之后,我们发现一批上市公司高管先期抛售手中的股票,方式多种多样。2006年3月,三花股份一名副总裁董事以及另一名董事辞职,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但值得“学习”的是,两者2007年分别减持他们所有的三花公司的股票,一个抛出了88.83万股,另一个抛出了50.10万股,以120日均价21.77元计,分别为1933.83万元和1090.67万元。应该说,这是一次很成功的“逃顶”。2007年4月,这家公司原董事长也辞职了,到了2007年11月,其以“高管形式”锁定的565万股股票解除锁定,自动获得了流通权。2006年8月,原为思源电气第四大股东的一名董事辞职,在半年后的2007年3月和4月两次减持思源电气的股票近200万股,套现9000万元。到2007年的9月,其名下还有358多万股。同是这家上市公司,其第二大股东也于2006年12月27日辞去董事职务,到2007年9月,其持有的1556万股思源电气股份解除锁定,自动获得了流通权。

      辞职——套现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当然,这并不违反有关法律,人们只能以“学习”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行为,高管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最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这点而言,其如何选择辞职以及减持股份的时机是值得思量的。

      当然,如果内幕交易与套现并举的话,则不要“学习”了,因为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用虚增利润、后移费用、制造题材以影响股价,乘机套现的话,则是游走在法律的罪与非罪之间,最后总会落入法网的。

      不过,大多数高管的套现并没有涉及法律问题,只是赚得太快太多而已,如果从这家公司辞职,到另一家上市公司再当高管,则是资本市场的玩家了。

      建议这些赚得盆满钵满的高管们是不是做点好事,灾区的学校倒了不少,是不是去捐几所学校?笔者很想看到那些高管们的善行。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重组行情:主题投资的新核心

      陆水旗(阿琪)

      自4月下旬大盘反弹开始,笔者曾对行情作出三个预期:一是,3500点—3800点是行情新的价值中枢区域,行情在此区域将有反复整理换手的过程;二是,建立在3000点政策性底部基础上的反弹行情不会昙花一现,经过中继性换手整理后还应有第二段反弹;三是,行情整体的反弹空间可看高4000点,新的估值压力区在4200点—4300点左右。目前看来,耗时一个月的换手整理是卓有成效的,具体体现在,从放量滞涨到缩量抗跌的过程显示换手整理已接近尾声,在行情似乎越盘越弱的过程中,主题性的个股行情却越来越活跃,权重股已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盘底。因此,行情进入第二轮反弹已指日可待。

      行情上涨需要驱动力,在A股单边做多机制下,行情上涨的驱动力只有两种:一是价值驱动,二是资金驱动。由于当前正处于经济与企业利润增长率下滑的背景中,价值驱动力已不足,后期行情要向好还得依赖于资金驱动。我们知道,任何资金都不会无理由地买卖股票,对入市资金来说,需要有驱动行情的理由,这个理由的俗称是题材或是概念,雅称是“投资主题”。基于较长时间内公司利润再度超预期增长的期望值已不大,更由于较长时间内市场中存在着十分丰富的投资主题,市场的盈利模式已从去年讲究行业配置、寻求超预期增长转型为主题投资。这种新盈利模式将会主导后期市场相当长的时间,多点开花、高频率切换的个股行情很可能只是未来较大规模主题投资行情的预演。

      目前个股行情的投资主题看似比较杂乱,其实有核心可寻,也有线索可找。行情的核心主题是重组概念,其基本线索是:1、央企整合:包括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吸收兼并、资产重组等,涉及9大行业,计有36家A级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在各自行业整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政策性的行业重组与行业机制改革:除了已经公布的电信重组之外,医疗改革、煤电联动与油价的机制改革等也值得期待,证券市场的一些革新,如设立创业板、推出融资融券、开设股指期货等也都归属政策性的行业改革之列,这些革新对行情有着最直接的影响。3、全流通趋势下的商业性重组,目前A股市场中已出现上市公司回购、大股东增持、高管集体购买自己公司股票等多个案例,这表明目前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增持、进行二级市场的MBO、战略投资者、产业基金、同行购并等已开始产生吸引力。许多公司在内生性增长放缓之后,通过重组做大做强的冲动性与紧迫性也已大大增强。

      可以这样认为,电信行业重组、长江电力整体上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实施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A股市场正在开启新一轮以各类重组为核心的主题性行情。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不要被“补缺口”所迷惑

      王利敏

      本周股市先是险象环生,后又有惊无险,说到底是一场大盘会不会“补缺口”的博弈,小小的缺口竟弄得市场如此兴师动众。

      4月24日,受到利好消息的刺激,沪深股市出现了巨大的跳空缺口,沪市缺口长达165点。随后市场形成了“缺口不补”派和“缺口必补”派。

      前者认为该缺口是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性缺口,一旦缺口被补去,很可能会危及前期2990点低点。后者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认为大盘应该而且必须补掉缺口,不然大盘上行就有后顾之忧。更有甚者认为不仅大盘将会补缺口,且2990点必破无疑。近期大盘踯躅不前,显然与投资者对可能会补缺口的担心有关。

      其实,投资者完全不必过度关注“补缺口”走势。原因很简单。第一、不少大盘权重股已经补去了“4·24”缺口,代表大盘蓝筹股的上证50已补掉缺口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这些市盈率最低(有的A股与H股股价已倒挂)的板块股价处在低位,再度大跌的空间已被封杀。第二、由于股指处于低位,不少游资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正是炒作个股的黄金时段,即使大盘有所下跌,也跌不到哪里去,甚至还希望乘大盘恐慌性下跌时再多吸一点廉价的筹码。第三、近期虽然大盘处于低量阴跌中,但不少人都了解到基金等机构逐渐在增仓,悄悄采取“越跌越买”的策略。也就是说,基金近期的不作为其实是在悄悄地作为,而且很可能是在宝塔型增仓。

      一旦投资者走出误区,必然会对6月份的大盘充满希望。

      首先是因为A股市场的交易规则决定了只有做多才能赚钱。即使近期仍在减磅或持币观望者,很多人都在等待什么时候能够买进。而且因为去年10月以来的大跌几乎使所有的参与者都受到损失,谁都希望抄大底来减亏。

      其次,无论是“缺口必补”派还是“缺口不补”派,在目前这个点位其实都是多头。前者是希望大盘去补一补缺口甚至向2990点一带去一下,以便买进低位筹码,后者则不在乎大盘补不补缺口,扛着筹码等待行情启动。

      笔者认为,随着6月份许多情况明朗化,市场信心有望回暖。当月公布的5月份CPI有可能下降,此外,6月份的解禁股规模环比减少7成,且又是众多新基金集中入市的时间段,供求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

      所以,对投资者来说,过分看重“缺口”,很可能会成为准确判断行情的心理障碍,以致错失逢低吸纳的良好时机。

      (本文作者为知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