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欧基金董事长常喆
⊙本报记者 王文清
“中欧基金已经度过了中外股东的磨合期,两大股东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比较密切的信任关系,包括外方股东在内都认为应该加快公司的本土化进程”。中欧基金董事长常喆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首次正式回应了市场上关于这家外资特色较为明显的中西合璧的基金公司主要股东的合作关系是否顺畅的疑问,并介绍了中欧基金的最新风格定位。
常喆坦言公司前总经理卢卡·弗朗蒂尼(Luca Frontini)近期的离任是外方和中方股东取得共识的结果,在外方股东意大利意联银行的支持下,中欧基金的本土化进程正在加快,但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内一流基金公司的定位并没有改变,本土研究、OFII风格、国际风控将是公司最大特点。常喆介绍中欧基金目前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公司第二只基金-中欧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即将正式发行,这将是一只中等风险、追求长期稳定资本增值的灵活配置型基金,该基金将由来自国内的基金经理进行管理。
成立于2006年7月的中欧基金是一家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基金公司,在股权比例和经营层的构成上均较国内其他合资基金公司更有国际化的特色。中欧基金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其中意大利意大利意联银行持股49%,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7%,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公司前总经理卢卡·弗朗蒂尼和首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殷觅智(Ian Midgley)均是外国人,此前的中欧基金在经营和投研领域具有鲜明的外籍人士主导特色,这在国内60家基金公司中是唯一的情况。经营和投研层的国际化成为了中欧基金此前一个引人注目的卖点。但是,洋和尚是否能够念好中国的经?这一此前就有人提出的设问目前来看似乎暂时还不好得出乐观的结论。与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相比,中欧基金不论从资产管理规模还是基金管理业绩来说都不在前列,这与中欧基金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豪华的管理团队很不对称。在去年空前的大牛市中没有实现资产管理规模的大踏步扩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常喆介绍,目前公司中外两大股东的合作非常顺利,双方的信任和共识都得到显而易见的提高。
“原计划三年,现在我们一年半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经营层的本土化,这是主要股东之间高度信任的结果,现在我们正在物色新的总经理,范围已经缩小。”常喆介绍,新的总经理除了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较好的人格魅力以及与股东接近的价值观外,英文沟通能力也是必要的,他要具有对本土市场的深入理解和较好的国际化视野。
常喆认为股权相对集中,在股东价值理念趋同并保持较好的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也使公司主要股东更有积极性向公司注入优势资源。关于如何发挥外方股东的优势方面,常喆认为中欧基金外方股东意大利意大利意联银行在风控手段和技术、基金业绩评估、国际视野、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对公司有较大的实质性帮助。
对于如何提升基金业发展的质量的问题,常喆认为中国基金业加快发展目前仍需要克服软环境方面的瓶颈。主要包括随着行业的扩张而人才队伍严重匮乏,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领域的高级人才更为紧缺;由于行业发展速度快,作为新型行业,基金业形成了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结构,缺乏经验,特别是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问题上,管理着大量公募资产的基金行业需要更加重视对员工的引导;此外,他认为惠及全行业的投资者教育活动目前还没有形成合力,需要全行业持续的努力予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