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金融·证券
  • 8:时事
  • 9:金融
  • 10:公司调查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专版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6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产业·公司
    小肥羊今起公开招股
    下周将登陆香港主板
    为购联通C网 中国电信回A有望加速
    棉协上书力陈 纺织业解困有望获政策扶持
    北京严禁工业用地建成套住宅
    调低棉花进口滑准税对纺织业作用有限
    连升4月 焦炭出厂价每吨再涨300元
    祁玉民领华晨
    强推“双加强”战略
    万通冯仑:土地并不“稀缺”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
    内销儿童玩具和服装抽查结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调低棉花进口滑准税对纺织业作用有限
    2008年06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文元
      ⊙本报记者 刘文元

      

      中国棉花协会于5月9日向国务院报送的《关于切实解决当前纺织企业困难的建议报告》,提出了包括调低棉花进口滑准税税率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建议。上周三财政部已经决定在一定时期内调低进口棉滑准税。不过一些行业内人士认为,财政部的政策,在让利纺织企业、平衡国内棉花供求关系上影响有限。

      5月28日,财政部正式下文,决定从2008年6月5日至10月5日,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施临时滑准税,将进口价格较高的高品质棉花适用的从量税从570元/吨降低至357元/吨,并从10月6日起恢复目前的滑准税。

      专业信息机构第一纺织网总编汪前进认为,财政部的政策相当于将进口高等级棉花的滑准税由原来的5-40%下调为3-40%(从10月6日起恢复目前的滑准税)。这将有利于降低纺织企业进口高等级棉花的成本,有利于刺激棉花进口。

      不过汪前进计算,新的滑准税政策,进口价格在78美分以上的棉花每吨比原来可以节省240元;若为75-78美分,则省50-200元;若进口价格在74美分以下滑准税没有变化。据测算,未来4个月需要进口外棉约在120-150万吨,静态比较,临时滑准税率政策有望为棉纺企业减少外棉进口成本约3亿元。

      汪前进表示,不过最近八个月以来,进口棉价最低点出现在2008年4月下旬至5月初。从美棉对中国的签约量和发运量看,在棉价低点时,中国的签约量出现大幅增长,但装运依然保持在每周不足2.5万吨的稳定节奏。国内纺企进口外棉的主要参照在于内外棉价差,在外棉价格稳定的情况下,降低进口成本,有利于促进进口,但在国内进口棉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外棉价格可能因此上涨,反而填平了因成本下降而产生的棉价优势,仍然难保进口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