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时事天下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专版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专版
  • A8:时事海外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 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财经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财经人物
    “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地震灾区二十天
    ■人物评价
    ■人物语录
    一个“北川女孩”对陈光标最后的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地震灾区二十天
    2008年06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国栋 成都报道
      向参与救灾的公司员工交代任务
      看望受伤群众
      问候灾民
      为灾区惨状流泪
      “标哥,向你致敬!”

      网友们把铺天盖地的赞美之词送给了陈光标。

      这位“中国首善”在地震半小时内决定:

      把60台原本送往华北的工程机械全部转道至四川地震灾区!

      13日,他即抵达灾区,参与救灾。

      仅在北川中学,他背出了208具遗体;

      几天里,他救出了11个幸存者;

      向沿路的受灾群众捐出了200多万现金……

      人们称赞他是企业家的标杆,

      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民营企业家”。

      ■人物简介

      陈光标,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于1996年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00年组建江苏黄埔投资有限公司。多年来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从事大量社会公益活动,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4.75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人。2007年度捐赠总额达1.81亿元。兼任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

      ⊙本报记者 朱国栋 成都报道

      

      6月1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绵竹东汽小学、东汽幼儿园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这位穿着迷彩服、戴着红十字会会标、身体健壮的年轻男子,轻声问小朋友们儿童节想要什么礼物。

      “我要书包、我要文具盒、我要花裙子、我要房子……”在地震中受灾的孩子们没有失去天真。年轻男子当场表态:“你们的心愿我都会满足,叔叔会回来帮你们建震不塌的教室,震不塌的房屋的。”他一边说一边给孩子们分送现金,一天就送去10多万。

      这位年轻男子正是2008年中国慈善榜排名第一的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光标,2007年,他以捐赠1.81亿元成为“中国首善”。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光标第一时间将公司原本打算北上拆迁的60台重型工程设备运送至四川灾区,给各路急需工程机械的救援队伍解了燃眉之急。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光标不顾余震、泥石流、山洪的威胁,机械设备还没到四川,他就在5月13日赶到成都,和两个助手加入到了营救幸存者的行列。在灾区一线的10多天时间里,陈光标亲手救出11人,他的队伍则救出了近百人。他带出来的工程机械,开挖土石超过10万方,另外,他还给灾区捐款785万,捐赠收音机23000台,帐篷2300顶,捐赠总额超过2000万元。陈光标还认捐了北川中学,预计重建费用将达2000多万,据陈光标自己估计,他将在灾后重建至少捐资数千万元。

      陈光标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中国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陈光标。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民营企业家”。而网友们则认为陈光标是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最感动中国的企业家。

      

      赤贫的童年

      1968年,陈光标生于苏皖交界的江苏省泗洪县,家境赤贫。1968年-1978年,陈光标经历了一个苦难的童年。

      在陈光标两岁多时,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相继饿死了。轮到陈光标读小学时,1.2元书本费是父母从邻居家3角5角凑起来的。

      陈光标至今仍能回忆起当年因为贫穷而带来的窘迫:“我家最困难时,不但我的哥哥姐姐都饿死了,我也差点饿死,我父母也有连续三天三夜没有饭吃,在我10岁之前,我几乎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因为对贫穷的极度恐惧,正在上小学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井中取水,再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当时,靠卖水一个中午放学的时间能挣个2-3毛钱,这大概相当于当时村里一个成年人半天的工钱了。

      第一次尝到赚钱甜头的陈光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位天资聪明的少年,在之后的10多年里几乎是在半工半读中度过,当他在1985年考上南京中医药学院时,年仅17岁的陈光标已在商海中几经浮沉了。

      大学毕业后不久,陈光标就开始了创业生涯。1991年开始,陈光标在医疗器械和保健品领域掘到了一桶金,后来,他的企业又涉及再生资源利用、新型材料制造生产、房地产开发以及智能识别系统等领域,到了2007年时,陈光标已成为拥有几十亿身价的著名企业家了。

      从陈光标掘得第一桶金开始,他就热衷于慈善事业。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外,陈光标告诉记者,投入慈善事业和他的童年记忆有关,“我常常想,小时候我家穷成这样,有人帮我一把该多好呀。但我知道,当时左邻右舍都很穷,大家都是自顾不暇。我赚钱之后,就想,我现在有点钱了,就可以拿出一些来帮助别人了。”

      有了这种想法后,陈光标的慈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

      1996年,陈光标刚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一年的收入不到20万元,就拿出3万元资助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第二年,他从赚到的200万中拿出60多万,在家乡修了一条几公里的路。陈光标的事业越做越大,捐款也越来越多。2002年以来,陈光标领导下的江苏黄埔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近千万元,用于消防公益宣传。2003年“非典”期间,陈光标又向江苏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用以支持“抗非”事业。10多年来,陈光标已捐款捐物超过5亿元,陈光标刚因在2007年捐款捐物超过1.81亿元,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首善。

      

      震后半小时内的决策

      但真正让所有中国人都记住陈光标这个名字的是这次汶川大地震。

      5月12日14点30分,陈光标正在武汉开董事会,就接到一个四川朋友的电话:地震震中在四川汶川,四川许多地方已成一片废墟了。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把董事会改成了抗震救灾部署会。他当时就问公司的董事和高管们,现在四川发生大地震,我们能做点什么?

      “捐款!”几乎所有的公司高管异口同声道,他们知道陈光标的性格。但陈光标敏感地意识到这次大地震的破坏性,总觉得仅捐款还有些不够。“不但公司捐款,还发动全公司3600多员工一起捐款。”又有公司高管提议。

      正在此时,陈光标突然想到了自己公司的机械曾多次参与废墟营救,而地震最大的伤亡来源就是房屋、山体垮塌和泥石流等,救助幸存者肯定需要用到大量工程机械。而且他们负责拆迁的员工都对房屋结构了如指掌,知道房屋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幸存者。想到这时,陈光标马上做出决策:60台赶赴华北的工程机械全部转道至四川地震灾区。陈光标做出这个决策时,距离地震发生还不到半个小时!

      “我要把工程机械运到灾区,你们有意见吗?”陈光标扫了一眼正在开会的董事们,谁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陈光标问出这句话时,其实还留着潜台词:谁反对我去救灾,我就收购谁的股份!

      “每个人穿一套迷彩服,戴一个红十字会会标,马上赶赴四川地震灾区!”陈光标一声令下,公司100多名员工,60台设备齐刷刷转向赶往四川地震灾区。穿着迷彩服,戴着红十字会会标的黄埔公司员工们一路畅行无阻,到了5月14日,经过36小时的长途跋涉,最快的一支先头部队已抵达灾区。

      5月13日,陈光标也飞至成都,他带着四川朋友和两个助手,很快就抵达了都江堰,冒着大雨开始了营救。

      在地震发生后36个小时至47个小时的时间段里,陈光标组织的抢险突击队分批抵达成都市,成为首支抵达地震灾区的民间机械化救灾队伍,几乎和军队同时到达地震重灾区。

      

      11个生命和208具遗体

      5月13日,陈光标带着25万现金和200万支票,让他的四川朋友开车送他从成都后直奔都江堰,沿途一片残垣断壁,“晚上10时,来到都江堰,看到很多死伤的灾民,我哭了!”陈光标拿出现金捐给沿途的受灾群众。他开着车在都江堰几乎跑遍他所知道的有受灾群众的地方,一直捐到14日凌晨1时,5个小时捐了20万元。

      第二天一早,陈光标又用支票支出部分现金,驱车赶往北川。一直到21日,陈光标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向沿途的受灾群众捐现金。什邡、绵竹、映秀等重灾区都留下了他向受灾群众捐现金的身影。“我总共向受灾群众捐了近200多万元。”陈光标说,他带来的225万元现在只剩下七八万元了。

      但他很快就发现,救人比捐款更是当务之急。

      在陈光标带领的救援队抵达北川之前的14日晚上,他就已和几个助手轻装抵达北川,为后面带着工程机械的救援队探路和摸底,“当时的北川县城已是一片废墟,但我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呼救声。”陈光标回忆,当时感觉不寒而栗,从脚麻到头上。因为大型设备都还没到,又是晚上,面对呼救声,陈光标也无能为力,他只能叫喊着让呼救的幸存者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大致摸清北川县城的情况后,陈光标又折回去和自己带着大型设备的救援队一起,为开通通往北川的盘山公路奋战了一晚。

      在通往北川的盘山公路上,一边是乱石纷纷滚落的山体,一边是40多米高的悬崖,悬崖下是波涛滚滚的岷江。路面堆满了巨大山石,有的巨石比一间房屋还大,推土机推不动,陈光标就爬上一边的巨石,指挥炮头机用铁臂把石头砸小、推开。

      持续不断的余震、雨水,造成阵阵泥石流,生命危险近在咫尺。一次,推土机刚把巨石推下悬崖,路基就发生大块垮塌,垮塌点就在陈光标两米开外。

      “提前一分钟打通北川道路,就能为后面的援救大军多留一点时间,就能多救出一个生命!”陈光标认为自己身处险境很值得。

      经过一个夜晚的奋战后,5月15日凌晨6点,陈光标的救援队工程机械抵达北川县城。

      “听说北川中学有上千名孩子被埋在废墟后,我们马上赶往那里。”陈光标说。望着已被夷为平地的北川中学,陈光标泪流满面。

      最让陈光标难忘的是北川中学的雍婷婷。当他费了很大劲把雍婷婷从废墟中背出来时,雍婷婷抓住陈光标不松手,用微弱的声音说:“叔叔,救救我!”陈光标告诉她,叔叔就是来救她的,一会儿就有医生来,雍婷婷听话地松开了手。陈光标又去救下一位幸存者,“可一会儿,雍婷婷就没气了!”陈光标说,在北川的几十个小时,那些情景是一辈子都难忘的。

      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瓦砾堆中,陈光标一遍遍地寻找,呼喊,刨挖。一块水泥板下隐约传来微弱的呼救声。陈光标火速叫来吊车,“如果用吊车直接吊走钢板,很容易使钢板滑下,砸伤下面的孩子。我们先用钻机在水泥板上钻孔,再用钢丝穿进去,拦腰捆住,然后用吊车抓住钢丝。”一块块水泥板被吊到安全空地上,一个少年的脑袋露了出来。

      聚源中学、北川中学、北川曲山镇幼儿园、北川茶场、北川宾馆职工、汶川百花小学,在陈光标足迹踏过的很多地方,都有陈光标救出的人,回到成都后,陈光标仔细统计,一共救出了11人。

      “除了救人外,我还在北川中学等地背出了200多具遗体,到后来迷彩服上都是黑红的血浆。”陈光标坦言,在救灾第一线,他一分钟都不想停下来,一停下来就觉得愧对灾民,就想哭。从5月13日到5月15日,陈光标几十个小时没有睡,只喝了几瓶矿泉水。

      事后,有员工告诉陈光标,仅在北川中学的废墟里,他就抱出了208具孩子的遗体。

      “你不怕吗?”有人问。

      “怎么会怕,那些是孩子啊!”陈光标说。

      看着那些被地震夺去的生命,陈光标从废墟中捡起一本本课本,拍去上面的灰土,掸去孩子脸上的血迹,轻轻地挨个儿把书本盖在每一位孩子的脸上。

      

      是改革开放给了我一切

      5月底,随着灾区防疫和灾后重建等工作提上日程,陈光标才离开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终于回到成都修整了两天。但陈光标并没有闲下来,他的手机电话不断,他还要忙着调配各个重灾区的工程机械。

      6月1日,给受灾的孩子们过完儿童节后,到了傍晚陈光标才匆匆登上回南京的班机。刚下飞机,他就筹划着给灾区人民再捐赠1000台电视机,10000台收音机。

      陈光标的事迹感动了每个中国人。一位佚名的网友写下的诗《一个“北川女孩”对陈光标最后的话》中写道,“你拂去压在我身上的垮塌/原谅我无法给你一声回话/生命的温暖在悄悄地离我而去/我能听出你焦急地把我向生的彼岸牵拉。”有人把这首诗转发给了陈光标,陈光标看一次,哭一次。

      面对各方的赞誉和各种荣誉,陈光标并不为所动,他反复强调一句话:“我们民营企业家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改革开放30年中获得的,是党和人民给的,当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时,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奉献我们的所有。”

      陈光标还呼吁每个民营企业家都能为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灾群众做更多的事,做更多的慈善事业。在采访时,陈光标反复向记者强调一句话: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