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专版
  • 14:专版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调查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4版: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4版: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热点港股扫描
    不能对电力股盲目乐观
    兖州煤业(01171.HK)优于大市
    招商银行(03968.HK)调低目标价
    股金在线
    地产股:逆市走强 迎来反弹机会
    华联股份(000882)既有物业项目收入来源稳定
    工程机械:灾后重建拉动工程机械需求
    油价回落利好港股后市
    三一重工(600031)极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投资品种
    ■荐股英雄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招商银行(03968.HK)调低目标价
    2008年06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大福证券)
      招商银行(03968.HK)

      调低目标价

      我们稍微调低招商银行目标价。集团以高价收购永隆银行(00096.HK),估计虽不会有明显的摊薄效应,但可能会对招行的中线增长前景造成不良影响。

      招行宣布将以每股156.5港元,共193亿港元收购大股东伍氏家庭持有的53.12%永隆股权,连同向小股东提出全面收购所需动用的170亿港元支出,交易的总代价共363亿港元,分别相当于永隆银行今年首季及去年的3.1倍及2.9倍市账率。

      招行并不会发行新股,因为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约10.8%的资本充足率,在交易完成后将继续处于8%以上水平。招行将发行后偿债务、可换股债券,或以两者混合形式来取得该项交易的资金。撇开收购交易可能创造的协同效益,永隆银行正常的股本回报率约为14%,同时假设收购的资金成本约为4.5%,那么投资者当初忧虑该项交易将对招行盈利造成摊薄效应的情况将不会出现。然而,该项收购交易将招行进一步卷入香港高度竞争及饱和的银行市场。此消彼长,集团投资内地其他潜在增长和回报更优厚项目的资金"弹药"相应减少。

      从乐观方面看,永隆银行将成为招行提供开拓香港市场的据点,特别是中小企业客户及使用率相对偏低的存款,以及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的平台。招行管理层应会努力为内地和香港的企业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创造协同效益,务求收入最大化。不过,成本方面的协同效益短期应较难实现,因为卖方向永隆雇员承诺交易完成后18个月内不裁员。事实上,永隆银行的成本对收入比率已处于30至40范围的下限,并无多少削减的空间。(大福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