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货币债券
    准备金率超调 资金价格大涨
    央票发行减量
    开行十期债改为数量发行
    两大主因:冲销热钱与反制通胀
    紧缩货币
    对抗长期通胀
    中铝中海运将发中期票据
    上证所债市周评
    数量型政策目标不再只是数量
    伯南克讲话令美元再度走强
    人民币汇率破6.92创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数量型政策目标不再只是数量
    2008年06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大力
      ⊙特约撰稿 大力

      

      6月7日傍晚,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消息一出,令很多投资者大呼意外。首先是此次宣布调整是在三天小长假的第一天,不少投资者是在雪片一般端午节祝贺短信之中意外发现这个消息的。其次,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时间略早于市场预期。第三是此次上调力度之大超乎市场的预期。粗略计算,此次上调估计将冻结3000亿元-4000亿元的流动性。

      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从5月下旬开始到6月初,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为什么会呈现如此难以理解的格局了。这一期间虽然没有大的IPO,但是整个资金市场却少见大行的巨量供给,资金的融出分散在各类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基金公司。同时,7天左右的资金利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但隔夜回购利率却一直往上涨。

      对于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而言,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延长融出资金的期限,提高融出资金的利率水平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而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来说,头寸的易变性使得其更倾向于做隔夜资金的供给者。我们相信,近期隔夜利率的上行正是说明银行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的大规模缩减。而近期2-7天回购利率的稳定,则印证了在IPO发行较少的情况下,基金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手头资金的宽裕。因此我们相信,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银行类金融机构早就在为此次大幅度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做准备了。

      事实上,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一点是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力度。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4870亿元,是2月份以来的最低,而且今年前4个月贸易顺差也在减少。从亚太地区金融市场近期的局势来看,国际游资有逐步撤离周边市场的迹象。在这样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下,央行还加大资金回笼的力度,似乎说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举措,目标已经不仅仅只在于被动的回收流动性。我们认为,控制货币流通量、主动地影响CPI的增速,已经成了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那么,此次大调对银行间资金市场和债市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相信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前期已经做好了一定准备,因此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大范围的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但是银行间市场资金持续供过于求的日子可能将一去不复返。因此,随后即将到来的几个大规模的新股发行,则有可能引发市场新一轮的资金供不应求。当然,随着新股上市的利润率大幅度降低,我们相信资金市场再度出现10%以上的利率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而对债券市场而言,问题已经不在于目前的收益率水平是否有投资价值,而是是否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投资。从最近几期新发国债和金融债较低的投标比率来看,资金的供给的紧张已经开始影响到债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