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机构
  • 6:时事
  • 7:信息披露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专版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6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4版:基金·基金投资
    基金经理心中的底在何方?
    转势或在绝地
    警惕市场的资金供给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警惕市场的资金供给
    2008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交银施罗德专户投资部总经理 赵枫
      进入2008年以来,投资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大致上是以下几个,一是估值水平,二是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三是股票和资金的供求状况。

      

      估值过高有所缓解

      从静态水平看,指数调整到现在,估值水平过高的局面已经有所缓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如果从中长期角度看,投资者已经可以考虑挑选有基本面支持的公司逐步建仓。对于一些当前估值水平较为合理的公司来说,未来的成长性比较确定,即使未来指数进一步下跌20%左右,其股价也未必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的前景似乎有点模糊,主要的风险是实际情况会不会比预期更加悲观。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对企业的盈利增长前景持有谨慎的看法,要素价格的调整可能使得企业的收入和盈利增速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盈利增速大大超过预期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这个时候,投资者谨慎一点好像不会犯大错。

      未来对市场压力最大的可能仍然是资金和股票的供求关系。先说股票供给,融资和再融资好像并没有受到重大限制,而且从目前新股发行和再融资推出的速度看,融资速度也没有放缓,持续的融资加上大小非的减持,会给股价造成压力,这点大家已经谈得很多了。

      最近出现的新的压力可能是资金供给层面的问题。

      

      资金供给面临窘境

      首先是新基金的发行,为了对冲股票供给的增加,证监会加大了新基金的发行速度,但是新基金的发行情况却令人担忧。2007年投资者情绪高昂时,发行当天的申购量可以达到上千亿的水平,但现在的发行情况甚至较2005年更差,经过30天的发行期,发行比较好的基金可以达到10亿以上,发行差的基金成立都有困难。如果说新基金发行规模是市场资金的风向标的话,毫无疑问,市场新增资金的供给已出现严重贫乏。而且中小投资者一般倾向于认购新发行基金,而基于利益的目的,银行渠道也会大力推介新发行基金,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老基金的持续申购情况可能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是老基金的赎回状况。虽然指数从去年10月份以来已经巨幅下跌,但基金份额却出乎意料地保持稳定。统计数据显示,基金总份额甚至在2008年3月份创出历史新高:22794亿份(当然这里面有很大的贡献来自债券型基金的增量)。在深度套牢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的赎回过程可能是非常缓慢的。问题是,基金持有人什么时候会失去耐心而加大赎回力度?

      安信证券做的研究很有意思。通过有限的数据(中国基金业存在时间仅10年,用这些数据做统计分析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他们对基金申购赎回行为和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出现调整两个季度后是基金持有人信心松动的时间点,也就是说从高点调整下来后两个季度,即使持有人还是账面亏损,但他们的信心有可能丧失,从而会加快基金赎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对市场可能造成的压力有多大。

      虽然说由于数据比较有限,统计分析的结果未必很有效,但我相信市场中唯一不变的是人性,投资者或基金持有人的行为是会反复出现的,我们可以等待进一步的数据出来再看看趋势是否延续,作为我们下一阶段决策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