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机构
  • 6:时事
  • 7:信息披露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专版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6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目前推出B股改革
    正当其时
    八论通胀无牛市
    抑制全球通胀需大国负起责任
    价值永远是市场的基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抑制全球通胀需大国负起责任
    2008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魏巍
      发达国家在全球性通胀问题上的不作为,不仅有可能使通胀压力进一步向全球其他国家传导和蔓延,并且对那些正在采取抑制通胀措施的国家构成不公。在全球性通胀压力加大的同时,美国应该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而不是旁观者的角色,同时,世界各国应携起手来,协调行动,共同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防止全球性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

      ⊙魏巍

      

      通胀正在成为全球性难题。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4.2%,为今年1月份以来最高升幅。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上升2.3%。Fed(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表示,近期的能源价格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面临的上行风险。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已连续9个月突破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5月份通胀率更是飙升至3.6%;俄罗斯4月份的CPI指数已经达到14.5%,创近5年来的新高;今年5月份,越南通胀率高达25.2%,印度尼西亚超过10%,菲律宾为9.6%,印度超过8%,泰国为7.6%,韩国为4.9%……

      全球性通货膨胀成为G8(八国集团)财长会议最受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的财政部长认为,原油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威胁,比美国次贷危机要严重得多。全球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下滑。G8财长在6月14日公布的会议公报中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原油和食品价格给全球稳定增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严重冲击了弱势国家,可能使得全球通胀压力升温。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虽然G8承认,大宗商品价格飙涨严重威胁经济增长,但他们并未提出抑制油价和汇率波动的新措施,甚至,G8会议并未讨论汇率或干预汇市问题。发达国家在全球性通胀问题上的不作为,不仅有可能使通胀压力进一步向全球其他国家传导和蔓延,并且对那些正在采取抑制通胀措施的国家构成不公。

      发达国家为何拒绝讨论油价和汇率变动?因为这些问题都牵涉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美国的利益,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让他们作出政策调整的过程,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显然还不打算这样做,它甚至不愿意承认油价上涨与美元贬值有关——尽管国际上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美元的持续贬值乃是助推油价不断攀升的根源。6月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再次强调,如果没有美元贬值等因素,国际市场油价应该在每桶70美元左右。

      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携手相助,而发达国家表现出来的不作为的姿态,正在给那些竭尽全力抑制通胀的国家构成损害。以中国和印度的情况为例。为了防止油价上涨加剧通胀压力,中国对成品油采取补贴的政策。仅2007年,国家对于油价的隐性补贴就超过了2200亿元,占GDP的比例达0.9%。但是,中国的这种财政补贴却让其他国家钻了空子。无论是飞往中国的飞机还是开到中国的轮船,都留足空间,在返回时加满油,分享因中国财政补贴油价所带来的福利。同时,由于油价低,中国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制品成本远低于国际水平,中国廉价商品的输出在客观上有利于拉低世界同类产品的价格,有利于缓解相关国家的通胀压力,但这同样等于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分享中国的财政补贴。

      印度的情况大抵差不多。瑞士信贷最近发布报告称,印度75%的原油消耗依赖进口。预计2008年印度GDP将增加至1.34万亿美元,如按目前油价水平进行原油补贴,全年补贴金额将高达292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2%,是2007年的3倍。这种财政补贴政策客观上有利于降低本国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发达国家不采取同样的措施,就会使得相关国家因不堪财政补贴的沉重压力而被迫终止,从而,使得被压抑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加剧全球性的通胀压力。现在,印度炼油厂每周亏损10亿美元,一年下来就需要500多亿美元,这已经成为印度的不可承受之重。现在印度的通胀正在靠近10%,如果油价再上升,有可能出现与越南类似的情况。如果印度采取紧缩政策,则可能造成经济预期下降,加快热钱的退出步伐,给印度经济造成重创。

      离开了国际间的协作,任何国家试图抵制通胀的做法,都常常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处境。

      抑制全球性通货膨胀,首当其冲,需要美国、日本、欧盟等负起责任。尤其美国,应该放弃弱势美元的政策,听任美元贬值只会加快大宗商品飞速上涨的步伐,给全球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令人遗憾并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种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自觉承担责任基础上的做法本身,或许就是比较危险的。华尔街资深“预言家”彼得·D·希夫,在其新著《美元大崩溃》中指出:现代经济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任何储蓄和消费不足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的严重衰退,所以政府政策中从来就不允许有这样的措施。但这样做的后果,只是延缓了而不是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暴发……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都不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而到这一天来临之时,所有“过剩的美元”都会重新回到美国,从而引发国内恶性通胀。结论是:美元即将崩溃,美国即将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和恶性通胀之中。

      美国需要正视现实,靠自欺欺人的神话只会进一步累积问题,它利用储备货币地位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举措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忧虑和警觉,一旦它们采取行动,《美元大崩溃》中的预言或许就会成为现实。在全球性通胀压力加大的同时,美国应该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而不是旁观者的角色,同时,世界各国应携起手来,协调行动,共同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防止全球性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否则,将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灾难——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逃过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