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专版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8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研究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20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
    昨日召开股东大会中行管理层细解2007年财务疑问
    应对人民币升值
    企业如何“不被老虎吃掉”
    企业承受人民币升值空间
    还有多大?
    房价调整无碍信贷质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企业承受人民币升值空间还有多大?
    2008年06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燕
      ⊙本报记者 苗燕

      

      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破6.9,报6.8919。汇改以来(含当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也首次突破20%,达20.09%。截至6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达20.3%,年初至今,人民币升值幅度达5.79%。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出口型企业所承受的来自汇率方面压力也在逐渐加大。

      汇改之初,时任央行副行长的吴晓灵最先呼吁关注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承受能力。而当时,很多企业都在为自己应该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而不知所措。当时不少企业认为,当人民币升值5%,自己就不再有利润空间。而随着企业自身的调整,其所能承受的升值空间事实上在逐渐加大。

      “我们唯一能看清的就是企业内部还有空间。如果像前两年,平稳升值的话,企业还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力。但像今年1季度这种快速升值的话,很难说。”新世纪造船董事长袁凯飞说。他称,目前的船价都是根据人民币未来升值预期确定的,所以船价也会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水涨船高。尽管如此,如果升值幅度过大,与日韩造船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小,利润空间也将不复存在。目前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不低于6不会有风险,但根据今年的升值情况看,去年签订的合同、今年生产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汉高华威电子有限公司表示,目前人民币升值总体态势上已临近于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公司预计,随着汇率浮动范围的加大和升值趋势的延续,升值对企业的影响还将扩大。

      而中化江苏公司财务总监顾荣平则表示,由于公司的产品结构是长期业务形成的结果,虽然公司目前有所改善,但在短期内实现调整肯定不现实,因此,人民币在短期的大幅变动,对企业当期的经营影响非常明显。为压缩成本,公司已将毛利率低的产品全部下线,公司的产品由1000多个,压缩到了几百个。

      不过,此前有关部门对江苏的9家造船企业进行的调研显示,即使不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营业绩提升的因素,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到5.8时,企业仍然能保持盈亏平衡。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汇率的升值幅度不是这么大,可能企业也不会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去面对这个问题。在压力之下,其研发能力提升之后,产品具备了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当它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龙头企业时,企业的影响力和承受能力又上到了一个新台阶。所以,他认为,企业对于自身所能承受的升值空间,其实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