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必要调整成品油价格体系
2008年06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但有为
⊙本报记者 但有为
世界银行19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季报》认为,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对中国的石油产品价格体系提出挑战。即使价格控制所带来的财政负担是可以持续承受的,中国仍有必要进行燃料价格调整。
报告指出,2003年,政府采取措施,使国内燃料油价格暂时停止了根据国际油价进行的变化。其后,采取了一些临时性的调整措施。2007年,由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加剧,政府发布了一条行政性禁止价格上调的禁令。但是,燃料油短缺开始蔓延。国际油价的上涨也导致那些以市场价格买入原油、以生产燃油精炼产品的公司损失加大。
报告估算,以2008年平均石油价格每桶108美元(世界银行最近的预测)计算,在进口石油精炼成品油方面,2008年中国对消费者的暗补大约将是218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0.8%。如果石油价格保持目前的高位一直持续到年底,那么估计暗补将达到3336亿元人民币。
“中国与几个其他国家一样将燃油价格保持在低位,以使燃料油和其他基本必需品的价格维持在中低收入人口可以负担得起的水平。但是,低价格对每个人都有益,也包括那些可以负担得起高价格的富裕人口。而且,保持低价扭曲了需求行为。能源是全球性的稀缺商品,因此需要有高的定价。但是,几个国家的低燃料油价格阻碍了需求对价格机制作出反应。”报告指出。
正因为如此,报告认为,即使价格控制所带来的财政负担是可以持续承受的,仍有必要进行价格调整。“直接补贴最好具有针对性。但即使广泛的补贴计划也比价格控制合适,因为这种补贴不会扭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