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上海证券报》不完全统计,六月初至今数日间,便有8家基金公司发布了高管变更公告。6月21日,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兼投资总监江作良先生的离职公告,则意味着又一位大佬级人物或将暂别公募基金界。
与去年的基金经理“奔私潮”相比,此番人事变动多为基金公司的“掌门级”人物,涉及面之广,密度之高,实在令人瞠目。在目前市场敏感期,基金公司的高管频变为哪般,又将给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银河证券高级基金分析师王群航表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已经转向,这就像一次史无前例的潮涨又潮落一样,作为市场急先锋的基金业在这过程里,或将首先感觉到变化。”
⊙本报记者 郑焰
高管大变动
在中国基金业的历史上,或许很难找到此次密集的高管大变动。
据《上海证券报》不完全统计,6月1日至21日间,已有包括易方达、景顺长城、建信基金、招商基金、友邦华泰基金、国联安、信达澳银基金和国泰基金在内的8家基金公司发布了高管变更公告,涉及高管11名,这无疑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目前,国内共有公募基金公司60家,竟有超过13%的公司于今年6月发生了高管变更。
若把目光延长到2008年以来,另有中欧、国海富兰克林、鹏华、东吴、南方5家基金公司发布了涉及公司总经理、督察长和副总经理的变更公告。
上述变更公告,涉及了13家基金公司,占基金公司数的21%,其中高管离职公告7起,任命公告为7起;从类型来看,招商基金与东吴基金年内变更了督察长,国海富兰克林、鹏华、中欧基金变更总经理,其余9家公司均为副总经理变更。
不论是市场开拓的猛将,还是投资界掌门;不论是青年才俊,还是参与公司创立的元老级人物;不论是老牌公司,还是合资系新锐,抑或是崭露头角的内资新公司,都被此轮高管变更风潮席卷其中。
易方达基金原副总裁兼投资总监江作良、南方基金原副总经理许小松、邓召明等公募基金界耳熟能详的大佬级人物,均于近期离开了上述两家中国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而中欧基金原总经理卢卡·弗朗蒂尼(LucaFrontini)的离职,也意味着公募基金界最后一位外籍总经理的终结。
这一现象显然极不寻常。事实上,在公募基金界狂吹“跳槽风”的2007年,共发生了353起基金经理变动公告,而高管离职的现象却并不多见。从投资总监层面来看,仅原工银瑞信基金投资总监江晖、景顺长城基金原投资总监李学文以及原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吕俊等几个离职案例。而市场刚刚步入2008年,原本看似稳坐钓鱼台的公司元老与高管们却频频变更了。
急流勇退?
那么,公募基金如此密集的高管变更究竟为哪般?
从公告信息来看,仅国泰基金的陈坚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外,其余高管人士均为“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呈。
易方达基金21日的新闻稿显示,该公司原副总裁江作良因“个人股权投资,回避利益冲突”等原因提出辞呈。据悉,江作良在易方达基金公司尚未成立的2000年,即以个人身份参与一家未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该公司将于近期公开发行上市。
易方达基金称:“该投资行为与国内法律法规没有冲突。尽管如此,为了回避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并消除公众的疑虑,江作良决定辞去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裁和投资总监的职务。”
业内分析人士称,对于此类大佬级的人物而言,尽管不涉及法律冲突,但在这一时刻提出辞呈,也可谓“功成身退”了。
“2007年的大牛市造就了太多人。对于公募基金高管而言,在实现了基金规模大发展之余,个人财务自由更是不在话下。”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仅年终奖一项,去年便有公司高管人士拿到了近千万级别。”
“如今,市场已经转向。单边上涨的大牛市一去不复返,公募基金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步入调整、潜沉、甚至准备过冬。”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群航表示。
2007年,中国58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达3万多亿,实现年度规模最大增长。而基金公司更是合计收获了超过281.4亿元的管理费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近4倍,A股市场一度探高至6000点上方。
进入2008年后,截至6月22日,上证综指已经下跌了近50%,关于基金业面临行业性赎回的忧虑之声也不绝于耳。
“财务自由已然实现,职业追求也在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中得以体现。如今,随着牛市大潮退去,各种问题开始浮现。于是,有一些高管便选择了急流勇退。”王群航称。
业内流动
与2007年沸沸扬扬的基金经理“奔私潮”不同的是,如今,更多的基金高管选择了业内流动。
今年1月8日公告离职的南方基金原副总经理邓召明,辞职后,现已担任鹏华基金公司总经理。另据市场消息人士透露,南方基金年内另一位离职的副总,将赴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任总经理一职。
而在去年,投奔私募,还是基金界精英们离职后的共同选择。江晖离开工银瑞信后,任深圳市星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上投摩根的吕俊离职后,则创立了名为“从容投资”的私募机构。
本报去年8月间的“基金经理跳槽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被访的公募基金投资人士明确表示有意愿转战私募,而这一比例在基金经理中更是高达70%。
“市场转熊了,连公募基金都开始步入冬季,私募基金更是面临生存压力。所谓奔私潮,自然也就戛然而止。”市场人士称。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市场转淡后,基金公司的股权变动又起。一些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股东希望获得更大的控制权,本土公司由于股权问题发生争端等现象均在业内浮现。
消息人士称:“不论是错失牛市发展良机后的反思,或者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来自股东方的变更,都将导致高管变化。”据悉,仅金融机构云集的上海金茂大厦内,便有两家基金公司正在招聘总经理。
影响几何
在此市场敏感时期,如此密集的高管变更,对于仍处成长期的中国基金业究竟影响几何?
所有涉及其中的基金公司,均在公告中称,上述变动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作。“人往高处走。”面对副总频频离职,有基金公司这样解释人才变动问题。
对于那些参与公司创立,市场与投研团队建设的高管而言,其先后离职短期对公司业务不可能不产生影响。“但是,不论是股东方导致的变更,还是功成身退,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将高管变更看得过于严重。”王群航表示,“对于一个在严格的制度框架下运行的行业而言,基金业有其运转的内在逻辑。而且,有人走了,也必将新有人进入。在这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不论是公司、个人还是股东都需遵循理性的商业逻辑。”
据悉,随着内部人员频频外流,南方基金开始从海外投行和著名基金公司招募新人。原富达基金机构业务主管傅伟民近期就职南方基金首席市场官,拟接手许小松的工作。与傅伟民同期加盟南方基金的还有来自美国贝尔斯登的刘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