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公司调查
  • 5:金融·证券
  • 7:时事
  • 8:路演回放
  • A1:公司封面
  • A2:特别报道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观点评论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股金在线
  • B4:股民学校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营销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6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观点评论
    防止搭车涨价
    不能光靠行政力量
    油电价格上调利于舒缓通胀压力
    煤炭价格冻结也有弊端
    三论油价决定房价
    不必为CPI过分担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必为CPI过分担忧
    2008年06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波翀
      ⊙陈波翀

      

      6月10日,笔者曾在《上海证券报》撰文指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不同寻常之举,明显是为下半年成品油的价格改革作铺垫。只是笔者没有想到,仅仅9天之后,发改委就宣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调整。

      上述信息一经公布,市场对CPI的忧虑再次加剧,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CPI将步入两位数时代。论据自然是持续高企的PPI,必然会推动CPI的走高。笔者以为,从短期来看,CPI有反弹的趋势,但长期并不一定如此。理由如下:

      第一,通胀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商品的供求失衡,上调油价无疑会有效压缩市场需求。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其价格上涨必然会传递至下游企业,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比如航空公司,可以通过降低机票折扣及上调燃油附加费转嫁成本。又比如汽车制造商,可以研发低油耗、高燃油效率产品替代消费者需求。而对于终端的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价格贵了,必须主动或被动缩减购买需求。市场需求降下来了,价格自然也难以再涨上去。

      第二,通胀也可以理解为货币的超额供给,上调油价无疑会有效降低人民币占款。5月份,M2同比增速再次突破18%,主要就是热钱加速流入导致的人民币占款过多。6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796,年内已累计升值6.18%,接近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热钱疯狂涌入,无非是为逐利而来。套利空间在哪里呢?楼市、股市显然不是热钱感兴趣的地方,热钱的去处大致有三个方向。其一是躲在银行享受无风险的收益,其二是混杂在投资之中或参与民间资金拆借,其三就是倒油、倒米等投机行为。油价上调之后,热钱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人民币占款自然也就回落了。

      第三,治通胀最有效的手段是抑制需求,上调油价正好暗合央行之意。此前,央行为抑制通胀,年内已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7.5%的水平使得央行操作的空间已不多。至于说加息,在美元、欧元进入加息周期之前,对热钱的顾虑又迟迟不便动手。于是,央行陷入两难。以数量型调控工具为主的供给收缩似乎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而更为有效的需求抑制措施——加息又无法实施。发改委此番上调油价,正好为央行解围,也为CPI回落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由此可见,上调油价并非CPI的天敌。从5月份CPI的回落来看,食品价格的下行成为决定性因素。我们在对CPI保持警惕的同时,切不可盲目悲观。客观来讲,PPI短期内仍存在上行的压力,M2同比增速则很可能掉头向下。因此,CPI短期可能会在高位反复震荡。

      从急于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来看,管理层至少传递出两方面的信息:其一,管理层无法容忍对全世界的补贴行为,早一天解决成品油价格倒挂的问题,中国人民的福利就会少受一些损失。其二,管理层对CPI还是充满信心,否则也不会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下,就着手理顺成品油价格。管理层的信心来自哪里呢?一方面是有强大的财政收入做后盾,另一方面就是对打击热钱充满自信。上调成品油价格不就意味着对热钱宣战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回落30BP,是否意味着热钱流入的终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