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接受大量的信息时一般都是定性的,比如对市场是好或者坏之类,这往往使我们在分析和判断时失去客观性。
比如越南股市下跌。其实这个国家的全部外汇储备只有200多亿美元,远不及我国一个月的增量。这种经济体即使波动幅度再大也不会对我国的整体经济造成多少影响。当然越南股市的下跌确实是坏事情,理论上对我国相关企业的经营会有影响,比如一些公司在那里有投资项目,但这仅仅只是定性的结论,只要我们进行量化就会发现这种影响只能是属于很有限甚至忽略不计的那种,换句话说,其实我们A股市场是不应该理睬它的。
再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前两年由于股改,一些公司脱胎换骨甚至连名字也换了,业绩自然是突飞猛进,从而带动整个市场的业绩大幅度上升,但这并不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业绩提升,所以带有很明显的一次性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幅下降就成为一种必然。不过我们似乎过多地注意了增幅放缓这个信息的定性结论但却没有进一步量化。
业绩增幅放缓并不是业绩下降,这是有本质性区别的,放缓只是增长的幅度小了一些,但仍然属于高速增长(超过10%的增长都属于高速增长),所以股价的下跌是否已经过度是我们要理性考虑的。
作为最基本的概念,股价是与业绩进行对应的,尽管增幅小一些,但公司的每股收益还在提升,还在走上升通道,所以下跌幅度超过一半的股价显然是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在里面。
当然,当市场成交量比较低迷的时候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停止了市场操作,因此股票的定价权其实已经被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所“主导”,在一种空头定性气氛的笼罩下股价似乎都应该跌到“零”。
过多地带着定性理念会促使市场过度的动荡,不过我们还是不能放弃定量分析。作为一个基本的投资理念,我们买进股票的原则是因为公司的股价被低估,所以看中的主要是股价的上升空间而不是下跌空间。只要股价有了足够的上升空间,那么其下跌的空间就可以被放在一边的。这种下跌空间尽管难以确认有多少,但我们相信一定是暂时的,只要将投资期限适当延长,那么股价必然会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