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路演回放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特别报道
  • B5:海外上市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调查
  • B8: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 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慎用加息手段
    收费公路与“周老虎”
    灾后重建可考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中国需要明明白白的财政预算
    投机人民币升值隐藏巨大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慎用加息手段
    2008年06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小林
      ⊙倪小林

      

      对于通胀预期,眼下经济界人士分歧很大,对于周小川行长在美国表示对付通胀将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不同解释纷至沓来。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杰劝告中国,应当加息了。上周四发改委宣布调整油价,人们担心物价上涨压力会更大,加息的声音似乎逐渐强烈起来。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近日发布报告指出,针对目前不断上涨的物价压力,建议央行果断加息。报告认为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要从源头上遏制通胀,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息。加息不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消灭负利率,还是控制通胀的最有效武器之一。赞成加息的一派手执的是流动性过剩的数据,这显然是加息充足的理由。

      不过,近期经济学界却有另一种担忧,随着紧缩政策不断强化,明年经济是不是会下滑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5月份物价已经下降,企业生产和信贷资金出现新的变化,连带的市场趋冷因素已经冒头。全国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民间借贷利率攀升;一些重要行业的企业效益出现下滑。近来,又传出商业银行超储率下降,表明银行头寸在某一时段已经吃紧。显然,担忧经济逐步趋冷的一方,手执的有力数据证明要慎用加息调控经济。

      这一点在央行公布的最新企业家信心指数调查中也很突出。第2季度银行贷款掌握指数连续5个季度回落,从2007年1季度的历史峰值-18.9%,到本季度的-26.0%,累计回落了7.1个百分点,是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7.0%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掌握“偏严”,此比例为近三年来的高点。企业判断借款利率水平“偏高”的占比达36%,为1997年以来最高。可见前一段调控的成果已经很明显。

      其实,目前还有一种观点比较冷僻,但是却值得思考。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全球经济发生变化和中国经济自身不断调整的过程下,要容忍一定的高物价。说这种观点冷僻是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建议人们要接受现实。不过,此时世界银行研究结果却认为,中国食品价格上涨的最糟糕阶段已经过去,通胀有所回落。但同时世行也提醒,工业产品成本持续上升有可能带来通胀新的压力。这一判断告诫人们,通胀即使走低也不会完全消失。由此,人们担心更严厉紧缩措施会挫伤经济,不是没有原因的。

      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市场流动性过剩不是额外的派生物。央行目前的压力主要是对付过剩的流动性,这是央行分内的职责。人们对于周小川行长将可能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解释为可能加息也符合逻辑。笔者以为对加息与否有争议是件好事情,这样的争议可以让我们更加看清面临的经济形势,发现那些可能被忽视的对宏观经济将产生后续影响的因素,不然,我们很有可能为了实现单一的调控目标,使经济付出更高的代价。

      而且,加息是不是真的可以对付流动性依然有不确定性。因为,热钱在中国存留的地方很多,银行同样是热钱的栖息之地。一旦加息,热钱如果在投资领域无利可图,可能会转向进入储蓄获利。此轮股市大幅下跌已有从股市撤出的热钱,流进银行变为储蓄了。由此看来,加息对于治理通胀在目前的情况下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