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特别报道
  • A8:公司巡礼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焦点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4: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市场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假如人民币一次性升值
    不能让“热钱”来去自由
    加强对“半路出家”公司的监管
    铁矿石为何成了疯狂的石头
    再论全流通不如可流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铁矿石为何成了疯狂的石头
    2008年06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仪云
      漫画 刘道伟
      上证观察家

      我国要想取得铁矿石谈判的主动,必须内外一起走。对外,走出去,参股或收购海外铁矿石资源。对内,则必须尽快整合钢铁企业,加快地方小钢铁企业淘汰的速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进一步削减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并严厉打击“借壳”进口铁矿石等投机行为。从而,减少铁矿石的现货需求量,提高长期贸易交易的地位和重要性,改变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被动的局面。

      ⊙姜仪云

      

      6月23日晚,宝钢与世界上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一的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96.5%。最近几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年年上涨:2005年上涨了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而今年又创下了几年来的最大涨幅。铁矿石已经成了疯狂的石头。

      那么,是什么在导致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或者说,什么弱化了我国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

      这里面的因素很多,比如,铁矿石供应的高度垄断——三大铁矿石巨头垄断了世界铁矿石产量的70%;比如,日本等国通过资源参股、收购等,控制铁矿石资源,导致日本钢铁企业在谈判中屡次对我国“设局”等等。如果抛开这些因素,单从我们内部而言,同样存在值得深刻反思之处。其中,最值得反思的就是,谈判力量的分散及内讧滋生出的软肋过于明显,笔者今天只从现货对谈判力量的冲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铁矿石供货有两种方式:一是现货,其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二是长期贸易合同,由供需双方通过谈判签订一个在一个区间(一般为一年)内被共同认可的价格,以此供货。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具体到我国,现货市场价格对长期贸易谈判的影响更大一些。如果现货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涨,那么,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铁矿石供应商有现货的需求量作为依托,可以以时间换空间,得到一个更满意的价格,在这一点上,他们有的是耐心。

      而我国恰恰对铁矿石现货的进口非常乱,这种乱局被铁矿石供应商充分利用。在中国对铁矿石现货的需求量持续增大且进口无序的状态下,我国谈判代表再高的水平也使不上!因为,大量的现货需求会降低铁矿石供应商谈判的兴趣,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强硬。因此,此前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经达成涨价65%协议的情况下,被我国现货进口商“宠坏”了的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依然强硬地提出要单独谈判,并最终如愿以偿。

      我国的铁矿石谈判筹码实际上是被纷乱的现货进口所吞噬。由于现货需求的无序增长,并且,现货价格远高于长期贸易合同价格,铁矿石供应商在履行长期贸易合同方面不积极。据中钢协统计,2007年度,21家中国钢铁企业与力拓签订铁矿石长期贸易合同,双方约定合同供应铁矿石总量6073万吨,实际供货量5237.33万吨,合同执行率仅为86.24%。其中,有7家企业合同执行率在80%以下,最低的仅为53.17%。

      尝到甜头的铁矿石供应商,开始更积极地开拓现货供应渠道。比如,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力拓在对中国钢铁企业供货合同执行率过低的情况下,公开声明有1500万吨铁矿石资源可投放现货贸易市场,并积极向中国钢铁企业推销现货贸易铁矿石。而此前,力拓刚以书面形式通知中国钢铁企业,由于不可抗力的影响,铁矿石资源不足,不能保证100%履行长期贸易合同。这种轻长期贸易合同的执行,而重现货销售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诚信准则。铁矿石供应商连长期贸易合同都敢不认真执行,并且,不怕失去长期合作者,他们又怎么可能在谈判中作出让步呢?

      可以这样说,只要我国铁矿石现货进口的乱局不改变,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被动地位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那么,现货乱源在哪里?

      我国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在全世界是最多的。2004年,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国内钢厂和贸易商多达523家,虽然经过几次提高门槛,仍然有百家有进口资质的钢厂和贸易商。其实,仅仅削减具有进口资质的铁矿石进口商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国钢铁企业本身就处于极度分散状态。日本前6家钢厂的产业集中度高达81%,而我国年产钢量2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多达40多家。而且,中国钢铁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还在逐步下降。

      由于钢铁企业分散,这些企业都要想千方设百计地进口铁矿石。在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减少以后,钢厂和相关贸易商便及时采取了“借壳”进口等应对措施。比如,一家没有进口资质的钢铁企业,可以自行同国外铁矿石供应商谈,谈定价格后,再委托国内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倒一下手即可,只是付出一点手续费而已。这种情况的大量出现,使得我国原本就分散的议价力量变得更加分散。另一方面,据报道,国内几乎所有拥有长期协议的钢铁企业都在低价进口铁矿石后转手,经高价倒卖给那些没有长期协议资格的企业。这促使那些没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有更大的动力去购买现货。内讧的结果是铁矿石供应商不断抬高价格。

      更令人忧虑的是,那些通过现货交易买进铁矿石的企业,不是把铁矿石直接投入生产,而是大量囤积在港口等待升值,这种投机使得我国国内的铁矿石无法满足需求,从而造成了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假象,令铁矿石供应巨头更加信心百倍,我国谈判方纵然有万条妙计也无用武之地。

      因此,我国要想取得铁矿石谈判的主动,必须内外一起走。对外,走出去,参股或收购海外铁矿石资源。对内,则必须尽快整合钢铁企业,加快地方小钢铁企业淘汰的速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进一步削减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并严厉打击“借壳”进口铁矿石等投机行为。从而,减少铁矿石的现货需求量,提高长期贸易交易的地位和重要性,并改变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被动的局面。这一方面可以减少铁矿石的需求总量,解决铁矿石进口的无序格局,降低铁矿石进口价格。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钢材价格,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

      (作者系能源学硕士,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