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震荡筑底打持久战的准备
李志林(忠言)
如果说上周末多数人对连续三天200多点的放量宽幅震荡走势感到难以理解,对2695点能否成为底部还未敢首肯的话,至本周连续8天的阴阳交替、宽幅震荡,越来越显示底部正在形成中,最多还有最后一跌,不会低于2695点过远。其根据是:
从政策面看,先是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发表《中国资本市场完全可以稳定健康发展》,后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全力维护股市稳定运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证报、上证报同时发表“维稳”的评论;证监会发布公告,在11月30日上市公司完成专项整改治理前,不再受理再融资;五公司的大非承诺自愿锁定两年;4-6月共新批基金37只,这些都从政策上支持底部的构成。
从市场面看,8个月跌幅高达56%;沪市创出430亿的地量;随后两根放量大阳一举收复5日均线、10日均线;K线图呈震荡筑底态势;主力打压权重股砸盘,趁机建仓;拉大阳线放量拉大阴线缩量,显示有大资金在震荡中建仓;一年来上市的新股中有29只“破发”;2700点时静态市盈率为20倍,动态市盈率仅15倍(以2008年业绩增长25%计),与2005年998点时相近,完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平均股价从年初的19.46元降为10.04元,10元以下1007只,5元以下330只,4元以下87只;上周新开户26万,增60%,对场外中小投资者日益具有吸引力。
但我认为,与以往一旦形成底部便连续快速上升不同,本次形成和走出底部的时间可能较长。一是因为4月下旬利好组合拳构筑的2990点底部仅一个月就失陷,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在没有见到更大的利好之前不敢贸然追涨。二是3000点一旦失陷,便成为沉重的阻力位,不易攻克,需要在下方反复震荡、洗盘、磨底。三是市场最大主力基金6000点追顶、3000点杀底,上半年损失万亿,赎回压力很大,而新基金乏人申购,因而失去了发动行情的资金实力和话语权;大小非解禁数量巨大的大盘蓝筹股难以吸引投资者,难以担当领涨先锋的角色。四是因为基金、机构和大户都倾向于选择大小非减持压力小、防御能力强、抗通胀的高成长中小盘题材股自救,这些股票所占权重较小,不可能快速推升行情。
有鉴于此,市场要想较为流畅地走出底部,收复3000点前政策底;要想补掉3215点—3312点的跳空缺口;要想达到此前2990点—3786点26.6%的同样涨幅,甚至要想冲破3786点,向4000点进军,就必须有实质性利好配合。例如,设立平准基金,将新老划断后上市新股的大小非锁定期延长(因为它们未支付过对价,持股成本极低,极不合理,重新界定锁定期不存在违反股改契约的问题);更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8月份解禁的央企和大国企的大非能作出自愿锁定两年的承诺等等。否则的话,投资者还是要做好在低位箱体震荡中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可能还会有最后一跌的准备。但不管是否创新低,都将是最后的建仓机会。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不确定性影响市场信心
魏道科
大盘由前期的单边下调近期演化到相对弱势平衡的拉锯状态,市场上虽然出现一些积极的因素,如新开户的人数环比有所增加、上市公司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部分机构试探性增仓等等,但股指的反弹往往是昙花一现。新增开户增加,新资金跃跃欲试,但其增量数字与2007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部分上市公司承诺延长禁售期,对此市场的看法有分歧,与其等待两年或三年之后待价而沽,还不如履行当初股改时的承诺,否则会相应地延长大盘的调整周期。
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股指变化的频率甚高。其实,有时股指上涨并没有什么直接利好推动,下跌的理由也经常似是而非,不确定性是大盘疲弱和走势混乱的重要因素。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预料之中,但6月份其实就上调了一个百分点,分两次实施却在意料之外;油电价格上调是大势所趋,但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还是超乎预料。7月份市场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周边市场的不稳定、通胀的压力、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新的大盘股IPO等,一起构成股市发展的复杂环境。加息的预期并未消弭,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做多,从中能找到适当的理由;做空,也能从中寻觅原因,市场尚难达成共识。
估值相对合理,但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无论是静态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其统计的口径不同,具体数字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相对2007年10月时的高市盈率,已经挤去了较多的泡沫。目前的市盈率接近合理的水平,但仅仅是合理,似乎不足以引发大级别的上升行情,合理过度到不合理,或者说被严重低估、具有吸引力的时候,会激发强劲的买盘。重要的是有盈利的效应,如果屡次抄底屡次被套,会扼杀多方的积极性。短期盘面弹性较足,大起大落,个股普涨或普跌,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筑底过程。如果股指再跌一成,将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去年40倍市盈率仍被追捧,今年20倍市盈率却乏人问津,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调整接近阶段性后期。从中期级别看,6124点以来的调整处于第5波中,一般而言,接近阶段性调整的后期,其几个波段相应的拐点分别为4778点、5522点、2990点和3786点。自3786点开始的第5波段向下确切的点位在何处,目前尚难以准确计算,假设第5波的调整空间与第1波等长,其理论目标当在2440点附近,在抵达此目标之前,尚有2612点的技术支撑。笔者初步认为2500点左右是阶段性较合适的建仓区域,多数人等待2500点左右介入不是没有道理。但构筑大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周期,目前均线系统仍然呈空头排列,走势呈中期下降通道的格局,股指尚未摆脱这种弱不禁风的状态。个股行情千差万别,有的提前筑底,有的继续下探,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在弱势局面尚未根本性改观之际,不妨再等待一两周时间。
(本文作者为资深市场分析师)
着底回升还须好事多磨
陆水旗(阿琪)
A股好不容易形成的反弹势头遭到美国股市大跌的突袭,市场再次处于恐慌状态。投资者不禁啼笑皆非——美股涨的时候,A股不涨;美股跌的时候,A股倒跟得起劲,到底哪个股市的基本面背景更好啊?导致美国股市大跌的原因是美联储没加息,市场预期国际性的通胀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也闻风再创新高。美联储6月份没加息是很正常的,之前一直处在降息的轨道上,怎么可能突然180度大转弯而加息呢。如果目前突然加息,意味着美联储之前的降息政策是失败的,这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认可的。况且,目前美国政府正处于加息经济会衰退、降息通胀压力会大增的两难境地,不加不降自然是一个最好的措施,很正常。然而,美联储一个很正常的金融政策会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共振,说明全球各国投资者对通胀已深恶痛绝,对资本市场极度敏感,也显示出全球股市都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积弱已久的A股市场当然不能免俗。
笔者曾分析,不管3000点之下的行情有多么反复和曲折,在中、长期格局中都属于战略性底部区域。虽然目前行情受到国际、国内、市场本身各种因素的困扰,近期仍出现了许多积极因素。一是,大小非减持的动力明显在减弱,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回购、高管买入的案例不断增多,这说明在能源、资源品、原材料价格的高涨令实体经济经营成本大幅增加的形势下,股市价格重心的大幅下移使得撤出股市的金融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的机会成本大幅提升,从而导致产业资本的套现欲望明显降低,甚至有部分产业资本在缺乏投资方向的情形下返身流入了股市;二是,今年年初所有机构对今年行情集体错判,这个错判的代价是在今年时间还未过半的时候大部分基金净值已跌得惨不忍睹,其后果是,新基金发行全面萧条,不少老基金按照契约已经不能提取管理费。在出现行业生存危机之后,原来不作为的基金们自本月中旬以来已经开始明显增持;三是,从本月初开始,虽然大盘破位下跌,新增开户数却出现了转折向上的势头,目前日新增开户数已经从月初的3.5万户提升到5.4万户,且仍在继续增加,这说明行情已经跌到了场外资金开始认可的水平。
目前A股以过去4个季度公司业绩滚动计算的动态市盈率已下降到历史次低的22.5倍(2005年6月份1000点时19倍市盈率为历史最低),按照2008年一致性预期计算的动态市盈率已不足17倍,与实业、房地产、储蓄等其他投资渠道相比,股市正在成为投资领域的“新洼地”,在资本逐利性的作用下,A股的新希望正在逐渐形成。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油价“高烧”不退 影响市场预期
桂浩明
备受关注的国际原油价格本周四升破了140美元/桶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油价的暴涨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美国股市应声下跌,美元也再度走弱,次日中国股市的走势也大受影响。
本轮国际油价的上涨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加速上涨的态势,今年年初突破了100美元/桶。此后,油价的上涨势头有增无减,一些海外大行预测年内油价将突破150美元/桶,更有甚者认为会上涨到200美元/桶。高油价无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弥漫于各国的通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油价有关。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高油价提出了意见,直指这是国际炒家投机炒作的结果。在最近举行的石油输入国与输出国共同参加的会议上,产油大国沙特决定增产原油,美国国会则要求对原油的投机炒作进行调查,甚至准备停止大型公众基金参与石油期货交易。就在这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发展中国家提高了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以期发挥抑制石油消费的效果。
但即便在这样的氛围中,国际石油价格依然保持强势,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马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尽管导致这次油价突破140美元/桶与利比亚扬言要减少石油产量等突发性因素有关,但客观上也提示国际油价的上涨恐怕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在原因,短期内油价难以回落。这样一来,人们原先寄望于通过自身努力来控制油价的愿望落空,建立在油价回落基础上的对经济运行的预期也不得不面临变数。
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人们已谈得很多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不少分析师认为,我国提高成品油价格以后,石化行业的利润会得到改善,会对国际油价的回落产生推动作用。有一种看法是在理顺资源品价格以及油价回落的前提下,下半年企业的经营状况会有所好转,利润将会有所增长。在此推导的基础上,有的人对下半年的股市行情持不那么悲观的观点,认为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对行情构成支撑,股市会有相应的机会。现在看来,由于高油价的格局一时难改,此判断难有说服力,人们现在不得不更多地考虑高油价的持续所带来的后果而非油价回落所形成的正面影响。
应该说,油价“高烧”不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经济活动的预期。在海外市场,美元的反弹就受制于高油价,各国控制通胀的努力也不断受到高油价的挑战。在中国,高油价不但对要素价格改革增添了障碍,还部分抵消了油价调整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这些最终都会表现为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人惊讶于为什么国内产品油价格调整以后“石化双雄”来了个“见光死”,变成了“石化双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持有石化类股票的机构投资者对国际油价的走向有着自己的看法,由于无法确认油价会下跌,利用反弹的机会撤出石化类股票就成为理性的选择。
油价“高烧”难退,市场还会受到新的冲击,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只能是谨慎再谨慎了。实体经济是这样,股市也是这样。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市场需要休养生息
王利敏
十连阴之后,大盘逐渐温和放量反弹,然而在美股暴跌的影响下,本周五人气刚刚有所恢复的A股市场再度暴跌。看来病入膏肓的股市亟须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十连阴之后,上周三沪市拉出146点的放量大阳线,似乎给市场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次日拉出一根大跌192点的大阴线以及两市900多只个股跌停,市场重陷寻底迷局。周五大盘上下震荡,以上下影线分别长达86点和116点、实体20点的十字星收盘。尽管大盘震荡加剧,方向不明,但日成交量却在放大,本周一再创地量后,其后几天重新放量并持续走高。从成交量持续萎缩到不断放大,表明增量资金在进场,市场的信心正在回升,然而本周五的暴跌又让投资者恐慌不已。
如果说大盘前期的暴跌带有挤泡沫的合理成分,近期的持续暴跌已经不能从基本面的角度解释了。近日有媒体统计,随着股指的下跌,A股市盈率已接近2005年6月3日1000点时的水平,两市市盈率20倍以下的个股有269只,10倍以下有29只;市净率2倍以下的有319只,1.5倍以下的有123只。
都说美国次债危机有多严重,都说美国经济已开始衰退,但美股仅仅跌了百分之十几。而没有类似次债、经济仍在强劲增长(只是增速稍为放缓)的中国A股市场却如此暴跌。由此看来,A股跌成目前这个样子,明显已过分夸大、透支了所有的利空预期,完全是投资者信心丧失的结果。
投资者的信心为何会丧失呢?关键是近段时间的消息面让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大盘跌破3000点时,出台大幅降低交易印花税的特大利多,大盘迅速跳空往上。随后传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管理层又及时发出稳定市场的声音,大盘在缺口上方横向盘整了一个多月后,投资者都乐观地等待大盘向上突破。然而,央行在CPI数据公布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于是乎,端午节后大盘出现百点跳空往下的突破性走势,大盘十连阴,持续暴跌到2695点。近来大盘稍稍有所企稳之时,周五传来大型IPO开闸的消息,大盘随之再创收盘新低。
坦率地说,近期的众多消息,使人大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人们注意到,美国自从发生次债危机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动作迅速,步调一致,成功维护了经济和股市的稳定。
股市跌到这个份上,该是市场各方共同努力的时候了,该是给投资者一个休养生息机会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