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特别报道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产业·公司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股金在线
  • B4:股民学校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营销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6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3版:基金·封面文章
    谁在“裸泳” 基金上半年业绩大盘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在“裸泳” 基金上半年业绩大盘点
    2008年06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是巴菲特的名言。

      而2008年的上半年就意外地成为这个谜底揭晓的日子,尽管年初无数投资人对2008年的奥运行情予以高度期望,但结果是,上半年,A股市场以47%的跌幅重创了包括基金在内的几乎所有参与者。

      那么基金在上半年运作得如何呢?本期基金周刊,替您盘点基金上半年的投资收益和业绩高下,(收益率计算截止2008年6月27日),值得提醒读者的是,短期的表现并不代表基金未来业绩,基金投资团队的投资能力尚需区别仔细甄别、区别看待。

      ⊙本报记者 周宏

      各类型基金业绩全面滑坡

      股市不好,股市基金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但是,股市不好,债券基金收益也不好,甚至保本基金也在跌……这样的市道就不是一个“不好”可以形容的了。

      今年上半年就是这样的惨淡市道。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6月27日,今年以来各类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几乎全线出现亏损。唯一幸免的基金类型是债券基金中的中短债基金,该类基金年内累计收益率为1.59%。创造这个纪录的原因,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该类基金名下只有一只基金——嘉实中短债。

      股票型基金是今年以来受创最为严重的基金。而股票型中的指数基金则是股票型中的重伤号。该类基金今年上半年平均净值损失程度高达44.35%。其表现与本报基金周刊年初预期的如出一辙。

      在所有的指数基金中,今年跌幅最大的是紧跟上证红利指数的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截至6月27日该基金半年的净值损失为49.9%。在所有基金中名列第一。另外,华安上证180ETF、易方达深证100ETF、大成沪深300指数、华夏上证50ETF等的亏损均在指数基金中名列前茅。

      据悉,ETF类基金在指数基金中亏损较大,很可能源于其最为“忠实”地执行其被动投资策略的原因。“涨亦英雄,跌亦英雄”成为指数基金表现的一个写照。而值得提醒的是,指数基金的表现主要受其跟踪指数的影响,并不代表相关投资团队的投资能力。

      除了指数基金外,股票型基金(主动投资风格)的收益率,也是相当的惨淡,根据上述统计,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水平是35.44%,已经把前一年的收益抹去大半。

      另外,全年的惨淡行情和从头到尾的单边下跌,也几乎抹杀了基金经理努力的空间。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水平是亏损22.52%。前五名的亏损幅度达到了26.49%,投资收益可谓惨淡。

      而今年以来收益最低的5只股票型基金则几乎达到了43.67%—44.74%的亏损幅度。其中,中邮核心成长亏损了44.74%,中邮核心优选亏损了44.69%。光大量化核心亏损了44.03%,长信金利趋势亏损了43.70%。融通动力先锋亏损了43.67%。

      而投资策略更为灵活的混合基金也同样绩效不佳,截至6月27日,混合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整体亏损幅度达到了35.55%,甚至高于股票型基金。

      其中,同期亏损幅度最小的基金整体亏损亦达到了29%。而在混合基金偏股型中,亏损较大的基金,亏损幅度更是达到42.16%—42.83%,几乎于风险程度更高的股票型基金相若。足见,更多的仓位波动也无法抵御市场连续系统性暴跌的威力。

      另外,混合基金平衡型今年以来亏损30.36%,混合基金偏债型亏损20.36%,纯债型基金平均亏损1.41%,保本基金平均亏损12.99%。

      据悉,权益相关品种,应该是上述基金亏损的主要来源。而在契约内尽量增加权益连接品种的投资比例,正是很多基金过去两年拉高收益的主要法宝。因此,“为牛市还债”不啻为今年以来基金收益全面溃退的恰当表述。

      

      基金业绩凸显团队能力、风格差异

      而根据基金周刊的分析,今年以来不同基金管理团队管理的基金业绩有明显的差异,基金业绩和团队属性出现了更高的关联度。这显然是和牛市中,鸡犬升天的基金业绩相比有相当区别的。

      那么基金团队的股票投资管理能力和风格差异在今年上半年是如何体现的呢?本报基金周刊特地对此做了专项统计。

      考虑到今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收益率的相近,本报基金周刊将各公司旗下的上述两类基金合并统计(剔除不可比的指数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取平均收益水平进行比较。

      并对各团队基金的收益水平按照前1/4,前1/4~前1/2,前1/2~前3/4,以及最后1/4的4个分位评级。上述两项合并,得到了各基金投资团队上半年业绩的总体评价。

      具体来看,如果将只管理一只股票型/偏股型基金的管理公司排除在外,那么今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前六只基金管理团队分别是华夏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工银瑞信、金鹰基金、长城基金和交银基金。上述基金管理团队的平均投资收益水平从-27.45%—31.06%,与行业相比超额收益达到了5~7个百分点。

      同时,如果考虑旗下基金的业绩一致性。旗下所有上述类型基金均列在行业前1/2位置的基金投资管理团队为华夏基金、交银基金、工银瑞信、金鹰基金、国海富兰克林、中银基金等。其中,华夏、交银、工银的整体业绩尤为突出,旗下基金全部排在前1/4分位中。

      而在今年上半年基金业绩暂时落后的团队则包括,大成、东方、广发、新世纪(其中,新世纪仅管理1只基金)、中邮等。上述团队旗下股票型/偏股型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从亏损39.9%—44.72%。

      而考虑基金业绩一致性的化,广发基金、万家基金、华富基金、东方基金、益民基金、光大基金、中邮基金的业绩整体排在后1/2分位以下。其中,东方、广发、中邮等3家基金管理团队所有上述类型基金的业绩均排在后1/4分位处。显示,上述团队的整体投资策略在上半年中受到市场系统性下跌的影响明显。

      

      领头羊群体开始分化

      市场系统性下跌的方向同时,也给行业的领头羊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而相关信息显示,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基金业绩,领头羊群体的分化是相当明显的。

      作为市场的主要中坚力量。“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指华夏、嘉实、富国、博时、华安、国泰、南方、鹏华、长盛、大成等业内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规模在去年全线飘红,其中,相对长的产品线和相对充足的人力资源队伍是上述公司得以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

      不过,从目前看,充足的人力没有使得上述基金管理团队得以回避本次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其中,部分投资团队管理的基金在本次下跌中表现不佳,业绩差强人意。

      从整体上看,截至6月27日,老十家基金管理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5.6%,相比全行业-35.66%的亏损水平基本相当。

      与之相比,老十家团队中的业绩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其中,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和富国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排在行业的相对前列。而大成、长盛、鹏华则相对靠后。一些整体规模在业内居于前列的基金团队则保持在中游水平。

      这其中,华夏基金的整体表现相对亮眼,而部分基金团队的表现则明显落后,尤其是去年后半程扩张凶猛的基金团队。

      事实上,上述情况在全行业内都有体现。去年后半程资产规模和基金数量高速扩张的基金团队,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整体沦为行业中下水平。其中投资风格激进者尤其是成为行业业绩殿后的重要力量。

      业内人士认为,过度扩张的规模导致人力、管理能力的相对吃紧,以及高位建仓后的惯性乐观思维,是上述基金团队整体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而两者因素相互作用,则给部分基金投资团队的日常管理增加了不少压力。

      

      区别看待业绩落后的基金

      不过,尽管基金业绩整体不尽如人意,但是,基金持有人对于基金的信心并不应该大为丧失,毕竟,基金投资尚需看长期,投资基金依然是分享中国证券市场长期增长的良好载体。

      那么对于基金业绩短期内落后的基金应该如何看待呢?

      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区别基金类型和具体的投资方向。比如,对于股票型基金而言,主要投资方向在股市,基金经理以创造相对股市指数的超额收益为主要目标,而保本基金、债券基金则以绝对收益为主要方向,两者不能等同看待。期望基金牛市是赶上指数涨幅而熊市时一分不亏是不现实的,这个市场长期来说也很难有人做到这一点。

      其次,应该区别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股票型基金虽然最近半年亏损了35%,但是最近2年的收益还有105.5%,最近3年的收益水平则有249%。既然股市有涨跌,基金的业绩表现也会有起伏,长期投资的获利才是重要的。

      其三,应该区别投资能力高低和投资风格差异。基金表现不佳既有基金管理团队判断失误的可能,也有投资风格差异导致的结果,比如上半年市场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擅长时机选择的基金正对路,而着重由下至上的基金则可能受伤严重一些,观察基金业绩仍然要给一点时间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