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专版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周刊
    信贷资产类产品将被“叫停”
    保险代销临危受命
    光大证券
    “光大阳光3号”即将发行
    光大阳光理财发售
    A计划美元6个月产品
    叫停的尴尬何时了
    中宏“丰裕年年”养老险上市
    外汇理财抵御通胀
    澳元产品受追捧
    人民币换澳元
    投资风险大
    北京知钱俱乐部
    7月4日研讨2008股市瓶颈
    汇丰银行发行
    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农行“安心得利”系列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叫停的尴尬何时了
    2008年07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叫停,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上月底,当下银行理财产品的领头羊——信托类产品以“窗口指导”的方式被叫停了银行担保,6月上旬;银监会紧急叫停商业银行开展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去年9月,央行、银监会同时发文叫停了“非交易性转按揭”、加按揭和循环贷……

      可以说,监管部门手中的“大棒”动作频频,在目前中国金融秩序建设时期,金融监管对防范金融风险势在必行。可是,棒子挥舞是重是轻却争议不断,是先放行再监管还是先束缚后逐步放开永远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上周在上海,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金融稳定部主任凌涛就表示:“在更加关注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我们从事和鼓励金融创新;同时,监管也有必要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否则金融创新就有可能放大与积聚风险。”

      其实,自然法则“适者生存”在金融机构同样适用。就拿目前岌岌可危的信贷资产类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它的产生也正是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适应货币政策的应时之举。自中央将适度从紧转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银行存贷差收入下滑,有些中小银行的信贷规模更是吃紧。而信贷资产类产品的出现正是商业银行将存量或新增贷款替换成“信托+理财”产品,等于从大众手中募集资金给原有客户放贷,一时间,银信合作达到了空前的默契,“金融创新”的溢美之辞接踵而来。

      而在最近,这种创新终于引来了监管部门的关注,银监会“窗口指导”规定银行不许为此类产品提供担保,但是银行信誉已经深深扎根,加之大部分打包资产都是经过分级筛选和后期管理的,故在银行的“隐形担保”下仍有不少投资者胃口不减。更有趣的是,少数银行在政策来临之前加大了发行这类产品的力度,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角力无时不在。

      监管似乎总是滞后于实践,有业内人士坦言,商业银行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就要求其总是在绞尽脑汁钻政策的漏洞,而监管部门内部由于政策和人员的不连续性,导致很多规则并没有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虽然说监管落后于创新似乎符合历史经验,但是我们的监管机构如果在放行前多些审慎地思考,出现问题后只能堵不能疏的尴尬就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