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专版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煎熬之际莫弃廉价筹码
    三大策略应对地量十字星
    关注市场热点的持续性
    迪士尼概念
    短线难有大作为
    半年熊途何处是尽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煎熬之际莫弃廉价筹码
    2008年07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姜韧

      

      廉价股票的前车之鉴

      当投资者质疑的目光尚未从美洲银行低价行权建设银行事件中缓过神之际,另一家准上市绩优股立立电子的出现令投资者更加郁闷,该公司的大股东及高管竟然大面积复制于另一家上市公司浙大海纳,且该公司已从上市初的绩优演绎为目前亏损的S*ST海纳。但是人们质疑的焦点往往集中于所谓“贱卖”的过程,而忽略了产生“贱卖”的根源——价值低估。

      立立电子是否是通过“掏空”浙大海纳凤凰涅■而来?关键看当初出售浙大海纳股权予邱忠保的操刀者是原大股东浙江大学还是原总裁现立立电子的董事长,如果出售股权主事者是原大股东,而原总裁仅是被迫接受老板易主的事实,那么“掏空”上市公司的是邱忠保,而令S*ST海纳小股东郁闷的是原大股东浙江大学对上市公司价值的错误低估。若当年出售股权主事者即为现立立电子董事长,那么监管部门对此绝不应该熟视无睹,因为这会动摇股市的信用根基。

      发生建设银行低价吸引战略投资者、浙大海纳原大股东“引狼入室”事件的股市背景不容忽视,恰是上一轮熊市“千点论”、“推倒重来”观点甚嚣尘上之际,如果再看中石油、中国人寿H股在一片“价值低估声”中仅以两元上下港币水准发行,而最终却以数十倍于H股发行价的A股价格回归的案例,更加折射出价值人为低估对于股市健康发展的危害。

      股指越跌估值越低就应该越是具备投资价值,但奇怪的却是股市越跌反而是看空者越众,这与去年股指越涨“高原红”的唱多声音越高似乎异曲同工,只是后者忽悠投资者在泡沫海洋渐渐溺水而套,而前者则是试图获取更多的廉价股票。对于有意志力的投资者而言,目前股指3000点下方无论从价值投资而言,还是趋势投资而言,无疑都已具备良好的投资机遇。

      

      趋势投资拐点已渐近

      去岁今朝,管理层最担忧的是泡沫,但趋势的力量有时候确实惊人,任何利空消息都不足以抵消新入市投资者的热情,直至最终管理层通过增加股票供给,减少基金发行遏制游资炒作的调控手段,才阻断“大起”。但目前市场似乎又朝着另一个极端发展,管理层忧心股市“大落”,只是凡事从量变到质变皆有一个过程,同时无论趋势见顶或是见底,也需要压垮瘦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根稻草可能就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终结。

      有两则信息投资者不应该忽略,美国政府拟向两大房地产贷款商房利美、房贷美发放3000亿美元贷款托底,以政府买单方式最终结束次级债危机的余波;而更早先美国国会也已开始针对投行和对冲基金在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进行调查,而目前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三分之二的交易者是投行或对冲基金,这一比例在数年前仅为三分之一,虽然投资者短期看到的仍是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但其实任何资产或商品的最后一波投机炒作都是以价格陡峭直上的斜率以及大面积的看多舆论配合为遮掩,但幕后却是投机炒家的高位离场,这次国际油价疯涨之后的结局也不会例外。

      本轮全球性通胀的根源恰是由国际原油等商品市场繁荣诱发的假性需求以及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美元加速贬值,而受累于全球通胀环境下的境内经济体的通胀原因则是输入型的,这与1994年时的境内经济体通胀原因有很大的区别。但是1996年仅仅因为通胀数据由两位数降至个位数,其实还较目前通胀数据为高,境内股市便牛市风云再起,虽然股指并未创新高,但是多数股票的价格却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新高。因此即便作为一位趋势投资者,也应该懂得“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逆向思维投资法则,目前“沽空者”短期看空股指最低至2400点,这就好比股指2245点之际看多2300点、6000点之际看多6300点一样,近在咫尺却更容易擦肩而过,所以趋势明朗之前就应该主动买套、坚韧持有,而牛市风云再起需等候的时间并不久远,即便如1994年恶性通胀的年份,股市仍有一次股指从325点涨至1052点的疯狂,今年股市再不济,以价值投资的心态在股指3000点上下布局,也将是“只输时间不输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