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公司巡礼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基金
  • A5:货币·债券
  • A6:数据
  • A8:期货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特别报道
  • B5:海外上市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披露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4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7版:高手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7版:高手博客
    放量站上两千七 反弹成败关键在今天
    反弹与心情
    多空对决
    超跌反弹 大盘转势还需成交量支持
    上证博客热门日志人气榜
    触底反弹 大盘上行路上压力重重
    关于解套的一些方法和误区
    是反抽还是短期底部显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反弹与心情
    2008年07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反弹了,来之不易啊,就像在炎热酷暑中,在人们的期盼中下起了一阵雨,尽管短暂但人们还是感觉到了久违的清凉,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的心情也得到了片刻的放松。

      股民是很容易满足的一个特殊群体,亏了很多钱,多到对亲人、朋友难于启齿,说不出口。但只要在最艰难的时候,有人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对深受套牢之苦的投资者表示体凉、安慰或是鼓励,股民们都会心生感激。这时候,如果大盘飘红了,困在股市中的人们脸上就有了活力,就洋溢着对明天对未来的希望、期待与向往……

      最新一期的《瞭望》刊登《政府可从四方面入手稳定股市》,7月1日新华社发表《关于股市的通信》。这两篇文章并非出自有分量的官员之手,也不是出有市场影响力的专家之手,却被各类媒体争相转载,广大股民朋友也争相传阅。在大盘连续大跌、反复创新低的时候,无助的人们仿佛从这两篇文章中找到了精神与心理的支撑。

      中国股市“政策市”的特征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的,报刊上针对股市的文章、特约评论之类都可能被市场理解为政策动向并成为股票涨跌的理由,这也是中国股市的特色之一

      反弹了,反弹不足喜。这是典型的技术性反弹,是大盘严重超跌后的技术性反弹。在反弹的过程中,成交量仍然不够,说明支持反弹的力量仍不足。反弹带来希望,但人们仍然在观望中等待基本面进一步明朗。

      在对股市起主导作用的基本面尚无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大盘技术性的反弹走不了多远,也不大可能引发像样的、持续的反弹行情。从盘面活跃的股票品种分布和游资出击的方向选择看,大多属于即兴发挥,没有出现具有说服力的价值主线,忽上忽下、飘忽不定的个股行情也说明短线与波段操作的难度,反弹是否具有持续能力仍然让人感到困惑。

      反弹了,短期缺乏持续性,大盘还会出现反复。经历了前期的十连阴,眼下的大盘已不再是单边下跌式的寻底与探底,而是阴阳交错的K线组合,这也是大盘进入筑底阶段的市场特征。所以我认为反复也不足惧。

      毕竟,我们现在是站在2700点一线来谈论市场的风险,我认为,暴跌形成的市场风险释放已近尾声,我们现在需要耐心等待的是一个进入市场的理由,一个大盘出现转折的契机,一个相对明确的选股方向。

      超跌是公认的,我认为最可怕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我们已经坚持、挣扎或煎熬到了现在,最可怕的已经不再是因为大盘暴跌而长时间惊魂未定,最可怕的是当机会再度来临时,我们已经失去了面对的勇气。

      (叶弘)

      欲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http://yehong.blog.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