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流入的热钱一直是市场公认的造成我国通胀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7969.6亿美元,这意味着5月新增外汇储备增加403.2亿美元,较4月少增300多亿美元。
尽管据此还不能完全确定热钱的流入是否开始趋缓,但从近期的市场数据以及宏观形势来看,吸引热钱流入的几个原因正逐渐发生逆转,也可以部分说明为何热钱的流入出现放缓的情况。
一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对外面临次贷危机等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对内则接连遭遇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目前通胀压力还比较大,经济增长趋缓;二是,上证指数自2007年10月16日达到6124.04点的历史高点后,便急转直下,一蹶不振,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已没有当初机构预测的那样高;三是,随着央行今年以来银根的不断收紧,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逐渐显得步履维艰,很多房地产商都面临资金短缺的窘境;四是,虽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仍不断创新高,但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已明显放缓,到目前为止升值2%,不到一季度升值幅度的一半。市场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速度将放慢步伐,这也将极大地降低热钱流入的步伐。此外,近日外管局联合审计署等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展开了系列现场调研和检查,要求银行进一步严格把关境外资金进入审查。种种迹象表明,一场针对境外热钱的围追堵截即将展开。
外储增幅的降低显然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外汇占款过多所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过量,从而减少国内需求,缓解通胀压力。同时,热钱流入的放缓也有利于减少货币政策从紧的外部压力,为央行加息创造空间。
目前市场的加息预期已逐步强化,从6月份国债的走势来看,长期国债上升幅度达到40BP;5-7年国债也收到较大影响,升幅分别达到43BP和35BP;3年期国债虽然较小,但也达到23BP,整体调整幅度较大。其他债券品种信用利差也普遍扩大,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反应很明显。建议机构降低对中长期信用产品的整体配置比例,向优质短融集中,最大程度减低信用利差扩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