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公司巡礼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基金
  • A5:货币·债券
  • A6:数据
  • A8:期货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特别报道
  • B5:海外上市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披露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美元趋势性转强的可能性
    电价上调利益分配失衡症结在哪
    正视粮食走私发出的信号
    危险的期望值导向
    世界经济撞上了能源天花板
    别低估天气指数期货的意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别低估天气指数期货的意义
    2008年07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田 立
      任何一种资产的创新,其意义都面向宏观经济安全。我们不仅应该支持天气指数期货尽早推出,还应该考虑其他一些指数类衍生品的创新,比如应对通胀的利器——商品指数衍生品等。

      ⊙田 立

      

      金融衍生品新宠天气指数期货,最早出现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目前年交易额已达到4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并很快传播到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于2006年开始探讨天气指数期货的可行性,并由大连商品交易所率先设计此类产品的技术细节,目前已基本形成初步方案。上周五(6月27日),大商所邀请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就此研讨,意在听取各方意见,为完善这项新产品作最后准备。我有幸获邀请参加了这次活动,为了解最新进展,搜索了一下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想,这次检索让我又有了新的发现。

      国内学者论及天气指数衍生品,必谈两件事情:一定要和农业挂钩,必然和农业保险联系在一起。其基本逻辑是:农业是所有产业中与天气关系最为密切的,不要说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就连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所以,天气指数期货一定要面向农业;而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又是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意保的项目,这样,天气指数期货就可以替代保险业成为农业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

      不能说这样的逻辑本身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一项衍生品的意义仅能局限于某种(或某些)特定的产业,甚至只能局限于这些产业的某些特定活动,那我可以肯定地讲,这样的产品市场不会有多大活力。事实上,天气指数期货的意义远大于此。现代经济社会一个突出特点是不确定性,对此,人们的应对手段主要有风险免疫与风险暴露两种。但不管用哪一种,这里面都涉及一个基本工作,那就是头寸分解,只有将头寸分解清楚,我们才会知道哪些头寸需要对冲(适用于风险免疫),哪些头寸需要放大(适用于风险暴露)。而对于不确定性的管理者,根据自己的需要,究竟会将哪些头寸安排到管理方案中,则不是头寸的具体意义所能决定的。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一些让人惊叹的金融工程方案所包含的内容那样,有些头寸的具体意义甚至与管理者的行业范畴大相径庭。比如用石油对冲房地产的方案就是这样。所以,把天气指数期货局限在农业的应用范畴里,实在是严重地低估了它的价值,因为有谁会知道将来它会出现在什么样的金融工程方案中呢。

      事实上,任何一种资产的创新,其意义都是面向宏观经济安全的。我们说,一个经济体系的资产头寸丰富并不意味着这个经济体系就一定安全,但反过来,一个资产头寸不丰富的经济体,其安全程度一定是很低的。就好像一个家庭准备了很多的药并不能保证这个家庭的健康安全(因为随时会出现新的疾病),但是一个没有任何药品储备的家庭,其健康风险就一定是很大的,因为即使一种常见疾病,也会对这个家庭的健康构成威胁。

      最近我读到一篇报道,说越南为了抵御本国通胀和本币贬值,正式叫停了黄金进口。我可以肯定这是一个馊主意。一个通货膨胀中的国家,非常需要诸如贵金属或者石油这样的“硬”资产来帮助国民对冲风险、渡过难关的,尤其是像越南这样的弱经济体就更需要这样的资产头寸。且不说没有证据证明贸易逆差是造成本币升值的原因,单从一个经济体系的自身安全角度讲,决策者也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挠资产体系的丰富,因为这将提升国民,乃至整个经济体的不安全程度。

      我们的改革走过了三十年历程,如果我们的认识能力还停留在刚开放时的水平上,那肯定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们的资产体系(尤其是衍生品体系)已经严重落后于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了,因此,我们不仅应该支持天气指数期货的尽早推出,还应该考虑其他一些指数类衍生品的创新,比如应对通胀的利器——商品指数衍生品等。据我所知,大商所的某些会员机构已经开始着手设计商品指数期货了,这是件好事,同样应该获得市场的支持。

      比局限天气指数期货范畴更糟糕的是,我们有些人甚至把这样一项有重大价值的创新活动说成是“保险体系的完善”,这就不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了,而是学术思想的落后与陈旧了。正如前面所说,天气指数期货的意义是丰富了整个经济体的资产头寸体系,即使我们把这个意义收缩到农业等具体领域,它的用途也应该是“对冲”,而不是“保险”。对冲与保险的最大差别在于:保险只是风险转移的手段,类似于击鼓传花;而对冲则是风险配置的手段,有时你可以负对冲,吸纳更多的风险(如果你有这个能力的话),也可以正对冲,将风险化解,这时对冲在某个点上有点类似于正负电子的对撞,结果是电子消失了而产生了新的能量。从这个层面上看,你能拿保险与对冲等量齐观吗?当然,这样讲并不是否认保险的意义,更不是将保险业排除在产品创新活动之外。实际上,如果天气指数期货真能推出,保险业也将是受益者之一,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管理风险的手段,可以通过与天气指数期货的再衍生创设更多增强自身能力同时又对市场有益的新产品。

      好在我们的创新步伐并没有受这些问题的拖累,好在创新者的胸怀是向学术前沿敞开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创新产品来丰富中国的市场,在给微观个体提供管理便利的同时,也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安全奠定基础。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