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审计署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54个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审计显示,部分地区未落实应由地方承担的资金1.22亿元,有5个县的县级政府减少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减幅为13.2%。部分地区存在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问题。
在这份报告全文中,没有公布违规者的具体名单。
审计报告从点名制开始,掀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风暴”。它起到了一系列效果:其一,将违规者公布出来,引发社会的批评和质疑,给违规者造成巨大的压力,促使其努力改进,并且,其改正进展情况也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使得有关部门的拖延之计无法发挥作用。其二,违规名单公布出来后,那些存在同样问题而没有被公布出来的违规者,成为人们揭发检举的对象,这种自发的监督作为,将审计署审计报告作用有效地进行延伸和扩展。
因此,审计署连续多年坚持的点名制度,为我国的审计监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当一系列问题大白于天下之时,也是问题加快解决之时。相关违规部委整改的结果,充分了肯定了审计署的工作。如果审计报告突然不再点名,给公众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落感,更是一种监督权的悄然滑落。对普通民众而言,没有点名的审计报告对他们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参与其中而只能成为旁观者。
其实,对于审计报告点名的效果,有关部门也充分肯定。认为点名制的社会影响力大,媒体跟进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有助于违规问题的整改,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审计体制的变革。但是,又认为,这种点名制容易引起被违规者的强烈反弹,并且,点名必须得完整,否则,那些被点名的就会因审计报告点名的不完整而表达不满。鉴于此,审计报告逐渐从公告制部分取代点名制的功能。公告制部分取代点名制的功能,虽然仍然在点名,但效果显然不如点名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去审计署网站查看详细的报告全文。
实际上,违规者对被点名的反弹,恰恰是正常的。一方面,应该给予违规者自我辩解的机会,使问题更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接受公众的监督。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可以通过进一步的阐述,反驳违规者的反弹,给公众提供更翔实的材料。当然,如果审计部门提供的证据有瑕疵,那么,审计部门也应为违规者“平反”,这对于审计部门提供审计水平和质量,同样是一种监督和制约。因此,对于违规者与审计部门的这种互动,公众自然是欢迎的。审计部门没有必要为了减少自己所面临的反弹压力而不再点名。不点名的监督效果将大打折扣。
我认为,审计报告不仅应该直击问题,还应该直接点出违规者的名单,这种信息的高度公开有利于民众的普遍参与,从而形成一种广泛的监督氛围,而这种监督氛围正是违规者所惧怕的。因为公开违规名单,意味着违规者通过关系遮掩问题的大门被关闭,有关部门只有纠正问题才能给公众一个完整的交待。
从审计署的职责来看,公布违规者的名单也是其应尽的责任。审计署是接受纳税人的托付,对有关资金的使用及相关部门的运转情况进行监督,它理应向纳税人通报具体的审计结果,而不能仅仅提供一个大致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