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特别报道
  • A4:特别报道
  • A5:特别报道
  • A6:产业·公司
  • A7:公司调查
  • A8:特别报道
  • A9: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股金在线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书评
    就因同根生,相煎才太急
    从历史细节深处挖掘人性
    《明明白白看年报》
    寻找卡内基的三条路
    《完全图解巴菲特投资攻略》
    《水资源战争》
    持续成长:
    永远不能回避的选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就因同根生,相煎才太急
    2008年07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单许昌
      ——看《家族战争》为千古难题求解提供了一把怎样的密匙

      《家族战争》

      (Family Wars)

      (英) 格兰特·戈登

      (Grant Gordon)

      奈杰尔·尼科尔森

      (Nigel Nicholson) 著

      何晓智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08年5月出版

      ⊙单许昌

      

      豪门家族兄弟相残的魔咒

      香港地产豪门新鸿基历时大半年的内讧以长兄郭炳湘出局而告一段落。当年,新鸿基创始人郭得胜在外墙上刻下“鸿基永固”四个大字来不断警醒自己和接班人,而郭氏三兄弟向来被认为是港岛富豪“同心协力”的典范,可到底还是没有逃脱历史宿命。难道家族企业真的中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了么?

      确实,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其中却有88%都遭遇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以后还在经营;而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的结论认为,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

      然而,并非所有的家族企业都被这个魔咒困扰而不能自拔,世界五百强中还是有许多豪门成功突破这个魔咒。比如沃尔玛、福特、IBM、保时捷、三星、宝马等等跨国公司巨人都是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家族企业超过90%,研究表明,我国的很多家族企业更容易陷入这个魔咒之中。家族企业到底该不该继续走家族式道路?有哪些路径可以克服家族企业的固有缺陷?表面的困惑或许堵死了我们的思维视角。

      《家族战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破除思维盲点的路径,也为我们的家族企业走出困境、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带来了一把密匙。本书作者是伦敦商学院的奈杰尔·尼科尔森(Nigel Gordon)和英国餐饮界某著名企业第五代继承人及前任高级执行官格兰特·戈登(Grant Gordon)。他们谙熟IBM、古琦、福特、阿迪达斯等企业家族斗争的内幕,洞悉这些公司董事会的权利之争、家族继承及两代过渡的内情,因此明白如何为可能发生的相似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意见以避免因家族内斗带来灾难性后果。

      《家族战争》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进化论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但作者又突破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樊笼,从实际的案例分析中,寻找到了解决家族企业冲突的密码。

      其一,家族会努力选择最优的基因繁衍后代以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是,作为家族的每一个基因都是平等的和自私的,由于资源的有限而基因载体争夺目标却高度一致,同胞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消弭这种分裂的种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兄弟从事的目标尽量不要一致。比如,曾经兄弟反目的印度的信实工业集团经过目标调整后实现了新生。其二,在继承制度方面,由于第一代和下一代之间存在着控制与自治的争斗,为了争夺资源的控制权,父子之间会出现巨大分歧,甚至会演化为夺权的悲剧。比如,IBM沃森家族的父子之争就持续了很久。其三,家族企业的开创者本来都是伟大的创造者,但取得成功进入平稳的发展轨道后,由于缺乏自省和自律,往往变成企业的最大破坏者。随着企业的壮大,任人唯亲、裙带关系致使企业陷入了与外界隔离的孤岛。如斯坦伯格家族在裙带关系上的争斗激烈,最终使这个大家族企业土崩瓦解。

      本书还以众多例证说明,大部分的家族企业,经过了家族内讧之后,如果化解得当,反而能为家族企业带来新的动力:“在家族中,摩擦冲突如家常便饭在所难免,我们所要做的努力就是避免冲突升级为战争,因为一旦家族爆发战争,其残酷程度往往将摧毁一切、破坏一切,落得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向经理人制度转型之难

      家族企业的优势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血缘关系带来的相互信任,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在中国,自从“禹传子,家天下”之后,家族、家庭一直是社会主流的生产组织方式。家族、家庭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国民的心中,必然也在企业的外衣下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信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企业的发展是靠企业内部之间的信任来实现的,不信任是企业陷入困顿的重要根源。现代企业更多的是靠契约来维持这种信任的。所以,家族企业在管理上要摆脱家族式管理,需要向职业经理人制度转型。

      笔者认为,家族企业永远的困惑来自于两个方面:家族式管理带来的冲突与家族式产权带来的困扰。这两方面的固有缺陷导致魔咒缠身,怎样解决这两大困扰可能带来的冲击,是清除家族企业前进道路上两大绊脚石的关键所在。

      实际生活中,不少企业或许在产权上不是家族式的,但却在管理上是家族式的,比如靠一些裙带关系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来操纵一个非家族产权的企业;另外,在我国类似家族式的企业也很常见,比如,企业投资人的纽带是同乡关系、原上下级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等,这类企业面临的困境实质上与家族式企业差不多,大部分是来自于家族式管理和家族式产权的固有缺陷。

      至于开篇说的新鸿基集团手足相残的原因,根据《家族战争》的理论,主要是郭氏兄弟的理念和个性的不合、利益的冲突以及长辈划分的产权不清晰。郭氏家族的冲突和印度的一个大家族企业信实工业集团兄弟反目差不多,信实集团的创始人没有留下遗嘱,致使两个儿子为了争夺企业的控制权而手足厮杀。不过,信实经过争斗之后,结局还是好的,最终化解了冲突。

      

      一位家族企业

      董事长的抉择

      笔者曾经和一位非常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探讨过这个话题,这位董事长表达了他的一个忧虑:如何在家族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两者间抉择。笔者也认为,选择职业经理人来治理企业,当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国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素质普遍都还不高,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怎么赢得相互信任,实在是家族企业目前的最大难题。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一般的家庭只有一个儿子,家族式企业因此更关心企业的继承和家族式管理转变为职业经理人治理模式后的信任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解决家族式管理或者家族式产权冲突,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之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是信任危机。

      就凭这一点,《家族战争》就值得许多试图摆脱“富不过三代”困境的家族企业、类家族式企业的决策者和普通员工去看看。另外,书中深入探究家庭教育和家庭管理大量的实例,也值得那些渴望处理好家庭关系的读者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