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特别报道
  • A4:特别报道
  • A5:特别报道
  • A6:产业·公司
  • A7:公司调查
  • A8:特别报道
  • A9: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股金在线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股民学校
    热钱救市 自我陶醉的美丽神话
    股民学校活动预告
    财富管理
    使生命变得更丰厚
    可转债与配债有何区别
    有色金属行业
    对全球经济高度敏感
    牵手社区 股民学校长江证券授课点开展初级培训
    如何关注高风险基金中的抗跌品种
    分享经验 共建行业投资者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热钱救市 自我陶醉的美丽神话
    2008年07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夏敏仁 彭淑华
      ⊙夏敏仁 彭淑华

      

      日前,国家外汇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加强对出口交易与收结汇真实性和一致性的审核,以围堵热钱通过贸易、商业信用等渠道进行跨境转移。与此同时,坊间关于热钱的讨论也进一步升温,甚至不少人存有依靠热钱救市的幻想。

      事实上,“热钱”(Hot Money)又称逃避资本(Refugee Capital),是人们对国际套利资本的通俗称法,是一种只为追求高报酬而以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也是一种充斥于世界各地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国内相关部门一般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将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加上私人非银行部门短期资本流入,再加上以其他名义流入的短期投机资本来对其进行统计。

      进入我国的热钱大体可以分为趋利避险型和投机型两种。趋利避险型热钱主要把我国当作资本避风港,以规避汇率损失、通胀损失以及其他风险等,算是一种消极热钱,不具太大的攻击性。真正对国民经济具有攻击性的,并且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那种规模较大的短期性投机热钱。如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依靠这种巨量的攻击性短期投机热钱,掀起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并在短短半年间使整个东南亚金融体系趋于崩溃。据估算,目前我国这种投机型热钱的规模可能在50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社科院依据宽泛的定义模型计算出来的、目前进入我国的总体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

      对于热钱的去向,前几年主要集中在楼市与股市,但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热钱瞄准的目标可能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逐利国内外成品油差价市场,二是抄底中国搂市,三是伺机抄底A股,四是进入银行套利人民币升值。另外,也有热钱除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借机获取短期投资利益外,还向大量地产或者生产型企业短期放贷。

      这些热钱极具隐性风险,并且日益演变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为“冲销”过多的流动性已经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7.5%高限,而不断提高准备金率对股市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导致股市持续下跌。如果通胀进一步加大,央行称不排除加息,加息的阴云也是最近重挫股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准备金率每调高0.5个百分点,将吞噬银行业约12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我国的金融系统基本上就是银行系统,任何损害银行利润的措施,都是使我国经济变得更脆弱。可见,“冲销”热钱的措施仅在股市与银行体系即已付出高昂的代价。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国际热钱抄底A股可能会提振A股市场。不错,如果热钱大量进入A股市场,短期会为股市输血,但热钱的逐利性、短期性和投机性决定了它不会是善款,绝不是为了救市而来,最终受累的还是中小散户。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泰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股市无一不被热钱洗劫,而且最近越南的股市暴跌也与国际热钱的“闪进闪出”不无关系。

      从热钱征战新兴金融市场的历次手法可以看出,热钱热衷于从做空股市中牟取暴利。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同时在A股市场与香港H股市场上市,由于两地上市股票的企业基本面并无二致,这就决定了同一企业的A股和H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价格联动或者说可以进行价格操作。由于A股市场尚未推出股指期货,没有做空制度,而H股市场可以做空,国际热钱通过打压A股,使A股价格狂跌而诱发H股同类股票暴跌,以实现做空H股市场的牟利目的。

      热钱进出的一大特点是进时缓慢、悄然隐蔽,退时规模大、猝不及防。一般来说,美元由弱转强,就可能是热钱大规模撤走的时机,到时美元市场会重新成为热钱竞逐的新战场。一旦热钱自我国大规模撤退,我国的股市与楼市无疑会受牵累。热钱撤出时往往会演绎最后的疯狂,但在股市的逐利场,投资者往往难有清醒的判断,绝大多数人在国际炒家的导演下随之共舞,在陶醉中不知不觉接下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成为温水煮锅里的青蛙,“死”并享受着。因此,对热钱救市的期待,不啻于与虎谋皮,是真真切切的幻觉。泰国在1997年金融风暴时,2年时间流出的热钱就占GDP的18%。

      (作者为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