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特别报道
  • A4:特别报道
  • A5:特别报道
  • A6:产业·公司
  • A7:公司调查
  • A8:特别报道
  • A9: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股金在线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特别报道
    今年汽车业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
    “2007中国最具价值汽车企业”获奖感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汽车业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
    2008年07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 徐长明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 徐长明

      

      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对今年汽车行业的看法。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下交流,第一个是1-5月份对我们国家汽车市场的形势做一下分析,第二个是我们面临的挑战,第三个是我们面临挑战的对策与思路。

      

      形势

      1-5月份相对不错,出口高速增长,价格相对稳定,企业效益处于正常水平。我们来看看几个指标,先从四个总量指标来看,都保持了比较好的增长。第一个是国内需求,1-5月份国内的总需求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属于快速增长的区间之内。第二个是汽车生产,今年1-5月份436万辆,增长17.1%,产销的速度基本上是同步的,这个也是比较快的速度。第三个是进口,进口应该说是保持了井喷式的增长,相当于国产车增长速度的5倍,进口车1-5月份同比增长了81%,国产车同比增长是13.7%。

      进口车的速度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它的原因我们做了一下分析,大致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培养了一大批富裕人群,这个是非常主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是换高档车的高潮。第三个就是人民币升值带来了部分进口车型相对价格提升。第四个原因就是我们的两网合一导致进口车经销商网络迅速下沉。我们以前进口车的经销商网络主要分布在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现在由于进口车的经销商和国产经销商基本上是在并网销售,这样就使进口经销商的数量大量增加。第五个作用是国产高端SUV市场竞争力不足。

      第四个总量指标就是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1-5月份,已经是32.5万辆了,增长速度是73%,应该说是连续第六年出口高速增长。

      刚才我们看了四大总量指标,我们再来看看结构性的指标。我们今年的商用车内需增长速度略快于乘用车。今年1-5月份,乘用车17.1%,商用车是17.8%,这个应该说是很不一样的,相当不容易。

      

      挑战

      我们再看看挑战。挑战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原定的比较高的生产计划跟二季度以来需求被压缩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矛盾。普遍来讲,大家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对今年的预期不错,预计有18%到20%的生产率,大家也普遍地把产量定得比较高。大家都想多占市场份额,那么这样的话,就使得我们原来定的20%平均增长率,现在来看被压到15%了。进口车增长81%,国产车大概百分之十二三左右,所以我们说国产车在国内需求的增长率已经占到了10%,我们计划是20%,甚至更高,这个就使我们面临了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我们说的就是高油价,油价提升了17%,北京地区93号汽油由5.34块提升到6.2块,增加了8.6毛,这对乘用车市场需求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次我们看这个负面影响主要是来自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单次的涨价幅度比较大,一次涨了8.6毛。我们曾经在2006年的3月份和5月份分别调高了两次油价,那两次合起来是调高了9.4毛钱,那时候对市场影响比较大,对我们小型车的打击非常大。这一次调价8.6毛,媒体的声音普遍认为油价还没有涨到位,消费者也会认可。下一步大家会关心涨到多少钱,这个是很关心的。我们感觉一次涨价幅度比较大,而且还有预期。

      第二个,这个涨价是在市场本身已经开始滑坡的情况下出台的,再加上国际上高位进一步有加价预期。如果说2006年的调价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2006年我们的市场处在不断地往上升,整体的增长速度、市场非常火爆,在这个时候出台一个油价对消费者的影响比较小,现在是在市场已经极度滑坡的情况下,速度明显往下掉,6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就我们来看也就是10%这样的一个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当然,这种影响是全局性的,但是阶段性的影响可能还不一样。我们说对于低价的SUV影响最大。现在美国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SUV的需求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我们两个国家之间,大家买经济型车、买小型车的时候看中点是不一样的。美国买小型车主要是看中低油耗,它的车价并不便宜,我们主要是看低价位。

      在这种状态下,油价的上涨对经济型和低价位车的使用成本的提升幅度要大,经济型小排量车大概在中小城市和农村销售比例比较大,这些地区使用成本的主流是油价,在这些地区停车费基本上是没有的,保险就是强制险,他们的费用主要是油价,油价上涨的幅度基本上代表了他们使用成本的提升幅度。大中城市一个停车费要五千,保险要四五千,油价成本没有这么大,在大城市里面的使用成本提升幅度就没有这么大了,所以我们感觉高油价对于汽车总体上来讲都是一个挑战,但是对低价位的车、对经济型车挑战更大,对五六万块钱的SUV挑战更大了。

      第三个挑战就是汽车生产成本较快上涨。现在的生产成本,尤其像中型卡车这样的车,基本上它的材料就是钢铁十几吨,最近我们从巴西采购的铁矿石涨价了,钢铁就要转移到汽车上去,这个原材料涨价的压力比较大。另外是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这个可能对方方面面的劳动力成本的影响都比较大,对大型的企业都是有影响的。第三点就是,汽车行业是一个分散的格局,乘用车有40家,商用车也是几十家,大家都不敢轻易涨价,能不涨尽量不涨,这种情况下,厂家很难转嫁成本,只能自身消化,这样子对汽车行业造成一些挑战,一些利润比较低、生产成本控制能力比较弱的,这些挑战就会比较大。

      

      对策

      下一步的应急挑战的措施。第一个要适当地减少产量,就是把你原初定的这样高的计划减掉一部分生产,这个感觉是最好的。第二个就是出口。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因为今年整个汽车的宏观面被压缩了,被压缩的情况下,大家可能现在还不计划减少产量,还要计划去生产。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2004年也是我们国家加大宏观调控,那个时候价格都已经打乱了,像有些车型一年降了好几次的价格,宝蓝1月份降价了,3月份也降价了,6月份也进行了降价,但是最后还是不行。如果今年大家还是这么做的话,那下半年我觉得这个市场又是比较乱的,而且销量也上不去。

      跟2004年还有一个不一样的,现在的消费者几乎没有人认为目前的汽车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我们汽车工业作为暴利行业,早就被媒体删除了,汽车价格是比较正常的。房价认为是贵的,车价没有人认为是贵的,在这种情况下,降价效果更差,我们建议大家能够适当地减少一点原来的排产计划。

      第二个就是出口,出口对于我们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是比较好的。1-5月份已经占到了7.5%,7.5%的产量用于出口,出口肯定是对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有帮助的。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企业,像奇瑞去年是38万辆,它去年在国内的销售26万辆,出口是12万辆,奇瑞加上了出口的12万辆排位就是第4了。如果不加上这12万辆可能就是第七,第八了。我们出口的贡献可能会更大。我们觉得出口也是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国际上所有的品牌、自主品牌基本上已经是如此了。上海通用是做出口的,唯一一个合资公司做出口的,力度还比较大。广州有一个开发区,本田的合资公司,不是国内广州本田的合资公司,是本田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出口量也比较大。一个是降低产量,一个是加大我们的出口,这个是市场需求应对挑战的两个短期的有效措施。